组卷网 > 小学语文综合库 > 阅读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2 题号:19423274
课外阅读。

“嫦娥三号”探秘

①“嫦娥”这个美丽的名字,一直以来都寄托着人们对月亮的无限向往,因此“嫦娥奔月”的神话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如今,随着“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登九天揽月已不再只是传说。

②“嫦娥三号”是中国制造的登月探测器,可以开展着陆器悬停、避障、降落及月面巡视勘察,还突破了在严酷环境下生存以及深空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巨大跨越。

③“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虽然被称为“车”,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而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最高智能的机器人。它的底部移动装置由六个金属轮组成,具备前进、后退、原地转向、行进间转向能力。如果将移动装置看作月球车的“腿”,月球车中部的仪器舱就是它的躯干,在金属薄膜的包裹下,里面装有机械臂、红外成像光谱仪等探测设备。虽然它的个头小,但是探测功能强,不仅可以巡视月球表面,还要探测月球内部。月球车通过轮子“行走”,轮子上面是一个“箱子”,两侧分别有两扇能活动的太阳能板,中间有一个“桅杆”,上面有它的“眼睛”———相机。在它上面还安装了一台雷达,可以边走边探测月球内部的结构变化,此外着陆器上搭载了七套设备,包括一套天文望远镜,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④由于月球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也并不平坦,有坑、石头、坡等,还有月尘,科学家们设计制造的月球车能自主导航,自己选择路线,在月面上坡、下坡,避开障碍,自己指挥仪器操作,最后把数据传回地面。

⑤月球车自重120公斤,就像是一辆“公交车”,搭载着20公斤的科学探测仪器,可在月球上3公里范围内连续行走10公里,使中国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1.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我可以再照样子介绍一种事物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
___________________
3.“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有什么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
4.月球车在月球上能做哪些事?用“﹏﹏﹏”在文中画出。
【知识点】 说明文解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

为什么夏天那么热还会下冰雹

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我国各地每年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雹灾。2021年5月,一场大冰雹突袭厦门,许多汽车在这次特大冰雹中遭了殃,车窗穿孔,车顶被砸成了麻子脸。

在春末和夏季,有时早晨天气还非常晴朗,可是中午前后突然下起了冰雹。夏天的气温那么高,为什么会下冰雹呢?而冬天天气寒冷却不落冰雹,这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你在夏天爬过山的话,一定记得在山顶上早上和晚上还是非常凉快的,还要穿毛衣或棉衣。在海拔4000~5000米的山顶上有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冰川。这就说明了,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也在不断下降。在高山顶上如此,那高空应该更是这样吧!事实上,高空中的云,即使在夏季,温度也在0℃以下。

夏天太阳炙烤大地,在大气层中,有着大量水汽的热气流迅速地向高空上升。这时,地面上虽然很热,但是在高空中却依然很冷。当湿热空气进入到高空并冷却下来时,它夹带的一小部分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当小水滴继续变冷时,就被冻成小冰晶了。小冰晶从高空降落下来,在降落的同时兼并了很多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小水滴在自己身上冻结,就成了冰粒;有时候在下降的过程中,遇到一股由下往上吹的强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升气流,又再一次把它带回到空中去。这些小冰粒在高空中再度受冷,与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碰撞在一起,并兼并它们,把小水滴冻结在自己身上,因此它的表面又包上了一层冰。就是这样,它在空中不停地翻腾,不断与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相碰撞,穿上一件又一件冰做的外衣,一直到重量大得上升气流无法再把它带到高空,于是就从高空中降落下来——下冰雹了。拾起冰雹,用刀子破开,你会发现它的纵剖面层次分明,那是在高空中冰雹所穿的几层冰衣。

冰雹是在积雨云和空气形成对流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而在冬天,空气比较稳定,上下的“气流差”不像夏天那样大,空气垂直对流运动不像夏天那样强烈,积雨云不容易产生,所以冬天不落冰雹。

1.句子“它在空中不停地翻腾”中的“它”在文中指什么?(  )
A.冰粒B.水汽C.小水滴D.冰衣
2.下列哪一项准确描述了冰雹的形成过程?(  )
A.小水滴——水汽——冰粒——小冰晶——冰雹
B.水汽——小水滴——小冰晶——冰粒——冰雹
C.小水滴——水汽——小冰晶——冰粒——冰雹
D.水汽——小水滴——冰粒——小冰晶——冰雹
3.下列哪一项对画线句子的理解最恰当?(  )
A.采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冰雹下得十分大。
B.采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冰雹下得不大。
C.采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冰雹的破坏性大。
D.采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冰雹的破坏性大。
4.下列哪一项不是冰雹形成需要的条件?(  )
A.气温低B.空气不稳定
C.有对流运动D.上下气流差大
5.第5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比较”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26更新 | 14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与欣赏

动物导航之谜

①世界上许多动物有着奇异的远行能力,如生活在南美洲的绿海龟,每年6月中旬便成群结队地从巴西沿海出发,历时两个多月,行程2000多千米,到达大西洋上的阿森松岛,在那里生儿育女以后又返回老家。两个月后小龟破壳而出,同样像它们的父母一样游回遥远的巴西沿海。

②这种奇异的远行本领,鸟类可能更胜一筹。小巧玲珑的北极燕鸥,每年在美国的新英格兰筑巢产卵育雏,到8月份便携儿带女飞往南方,12月份到达南极洲,到第二年春天,又飞回新英格兰,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

③令人感兴趣的是许多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家养动物,也有远行而不迷路的能力。这些动物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④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蜂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⑤用鸽子做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动物的远行是以太阳为罗盘进行导航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鸽子关在离家以西160千米的屋里,中午时打开电灯模拟黎明,然后放出鸽子,它们以为这时是黎明,太阳在东方,但实际此时的太阳却正好在南方,鸽子就根据太阳来导航而飞向南方,它们还以为这是向东方朝家飞呢。

⑥蜜蜂和鸽子不仅在有太阳的时候能顺利导航,就是在没有阳光的阴天也能准确地返回自己的家园。因此可以推测,它们可能有另外一套导航系统。科学家们首先通过实验发现蜜蜂对磁场很敏感。美国科学家沃尔科特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鸽子带上一个小头盔,它可以精确地控制每只鸽子飞行时的磁场。遇到阴天,当控制头盔产生一个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就飞不回来;如果产生一个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又可直接飞回。这就证明鸽子是利用磁北极导航的。

⑦科学家们的实验,虽然已初步揭示了蜜蜂和鸽子导航的秘密,但是太阳、星星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使是地磁场的强度也会有变化。那么鸽子和蜜蜂是怎样根据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导航行为,至今尚无人知晓。加上动物种类繁多,海龟、蝴蝶等能远行的动物,是凭借什么回到自己的家的,这些秘密尚未揭开,还有待于科学家的继续研究。(有改动)

1.文章说明的对象是(  )
A.蜜蜂的导航B.鸽子的导航
C.海龟的导航D.动物的导航
2.下列关于动物导航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海龟靠什么导航还未知。
B.鸽子还利用磁北极导航。
C.蜜蜂、鸽子一般以太阳为罗盘进行导航。
D.蝴蝶也以太阳为罗盘进行导航。
3.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A.举例子、列数字B.举例子、打比方
C.下定义、作比较D.列数字、打比方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用南美洲的绿海龟的例子,说明海龟生儿育女非常
辛苦。
B.第②段介绍北极燕鸥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强调飞行距离长。
C.第④段介绍了蜜蜂通过“舞蹈”告诉同伴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D.第⑥段用科学家的实验证明了鸽子在阴天利用磁场来判断家的方向。
5.“小巧玲珑的北极燕鸥,每年在美国的新英格兰筑巢产卵育雏,到8月份便携儿带女飞往南方,12月份到达南极洲,到第二年春天,又飞回新英格兰,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句中加点词“初步”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揭开动物身上的秘密,可以为人类带来许多启示。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人类的某一发明是从动物的身上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12更新 | 9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银狐洞

①银狐洞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是天然形成的溶洞,因洞内有形似银狐的钟乳石而得名。

②银狐洞的规模很大。已探明的溶洞总长度超过10公里,目前可游览长度约5公里。洞内长廊曲折,厅堂宽敞,最大的厅堂长50米,宽30米,高80米。银狐洞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溶洞群,主洞、支洞、水洞、旱洞,纵横交错、曲曲折折,就像一座名副其实的地下迷宫。

③洞内的钟乳石形态各异。在灯光的照耀下,钟乳石有的像月宫的玉兔,有的像马良的神笔,还有的像长城的烽火。洞穴中最为著名的是“猫头银狐”。它通身布满毛绒状银刺,晶莹洁白,顶部形成一条粗大的“银狐尾巴”,形象极为逼真。“猫头银狐”这一奇观为世界首次发现,堪(kān)称“中华国宝”。

④洞中的地下暗河十分神奇。随着小船的行进,眼前的溶洞时而高不见顶,时而低矮窄小,甚至有的地方需要俯身才能穿过。戏水泛舟,犹如探险。地下河为洞内的恒(hénɡ)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里常年温度恒定在13摄(shè)氏度左右。盛夏凉意习习、神清气爽,寒冬暖风拂面、身心愉悦,银狐洞成为了久负盛名的“冬暖夏凉”的宝地。

(根据相关材料改写)

1.请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介绍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银狐洞是我国最大的溶洞群。(      )
(2)“猫头银狐”这一奇观为世界首次发现,堪称“中华国宝”。(      )
(3)银狐洞是天然形成的溶洞,常年温度恒定在13摄氏度左右。(      )
2.请根据短文第②~④自然段的内容,把下面的介绍提纲补充完整。

3.为了让你的介绍更生动,请从文中摘抄两个富有新鲜感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     __________
4.为了让你的介绍更丰富,下面这段资料,可以帮助你补充说明银狐洞内的钟乳石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银狐洞内的钟乳石有的像凤凰归巢,有的像渔翁垂钓,还有的像海狮望天。”
5.根据短文内容,你会推荐大家什么季节去银狐洞游览?理由是什么?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22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