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浙江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6-02-29 28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常见的物质、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物质的结构、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        )
A.将水缓缓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B.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边倒边搅拌
C.将浓硫酸和水同时倒入一试剂瓶中,充分振荡
D.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2016-02-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2. 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鉴别H2SO4 、Ca(OH)2、Na2SO4溶液的是 ( )
A.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C.稀硫酸D.BaCl2溶液
3. 将一定量的镁条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下列表示反应过程中变化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A.B.C.D.
2019-04-27更新 | 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4. 往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无色溶液中(     
A.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B.一定含有银离子
C.只有硫酸根离子,没有银离子
D.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
5. 最近,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廉价的合成氨技术,在常温常压下便能合成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化学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016-02-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A.
B.
C.
D.
7. 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明火或氧化剂会引起爆炸,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氢,与水接触可产生雾状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
B.扑灭三甲基一氯硅引发的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并用弱碱性水处理
C.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呈中性
D.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氢、硅、氯四种元素组成
2016-02-2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D.过滤
2019-01-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
B.碱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氧化物中一定有一种元素不是氧元素
10. 金属钛(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Ti可以用TiO2与Si共熔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SiO2+Ti。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A.SiB.TiO2C.SiO2D.Ti
2016-02-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11. 汽车的“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2016-11-27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12.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D.为减少“白色污染”,应将废弃塑料制品随地焚烧
2016-02-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13. 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用肥皂洗涤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浸泡在水中后红色又变黄色。据此判断可能与咖喱有相似化学作用的试剂是( )
A.活性炭B.淀粉溶液C.无水硫酸铜D.酚酞溶液
2016-02-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的溶液中:
B.在的溶液中:
C.在的溶液中:
D.在的溶液中:
2020-09-24更新 | 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难(0.4)
16. 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CaCO3、NaCl中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3.8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CaCO3
B.NaCl不与盐酸反应,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
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D.Na2CO3和MgCO3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
17. 氢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近,其盐类化合物比较稳定,但撞击时会发生爆炸生成氮气,可用于小汽车防撞保护气囊,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HN3的水溶液pH<7
B.HN3能与NaOH反应生成NaN3
C.NH4N3属于盐类
D.NaN3受到撞击时会发生爆炸生成氮气,是因为NaN3中含有N2分子
2016-02-2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18.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 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 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 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19. 在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逐渐通入CO2气体,下列图中能表示该溶液导电性变化的是( )
A.B.
C.D.
2016-02-2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20.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粉末和M粉末。左盘烧杯中的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停止后,天平仍平衡。则托盘天平右盘烧杯中加入的M粉末可能是(     
A.碳酸钠B.氢氧化钙C.碳酸镁D.氧化铁
2016-02-2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生成碳酸钠。
(1)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的原因是          (写化学方程式)。
(2)取少量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可观察到      的现象。
22. A~E为初中科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的浓溶液能使小木棒变黑。它们的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1)金属单质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铁与蓝色溶液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2011年3月10日,某市化工企业发生了氢氟酸泄漏事件,经过现场处理,泄漏得到了控制。氢氟酸是氟化氢(HF)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且有剧毒性和腐蚀性,当氢氟酸少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和干燥熟石灰的混合物处理。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氢氟酸的pH          7(选填“>”、“=”或“<”);
(2)剧毒性和腐蚀性属于氢氟酸的              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
(3)写出氢氟酸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与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请完成下列有关探究技能的问题。
(1)找证据:收集、分析各种证据是认识物质的基本方法。如汗液有咸味,因此有同学认为汗液中有氯化钠。为了验证猜想,他收集了一定量的汗液,然后向其中滴加一种化学试剂,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这种化学试剂是                   
(2)推理:食盐和工业用盐(主要成分为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都有咸味,但亚硝酸钠对人体是有剧毒的。比较食盐和亚硝酸钠的化学式,可推断亚硝酸钠组成成分中的                是有剧毒的。(用离子符号表示)
2016-02-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填空题 | 适中(0.65)
25. 判断含氧酸(含有氧元素的酸)酸性强弱的一条经验规律是:相同条件下,含氧酸分子的结构中含非羟基(羟基为—OH)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1)根据以上信息可知,上表中X=______________
(2)按照下列要求,请从不同的角度比较磷酸和硫酸:
①相同分子数时,物质的质量:磷酸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硫酸;
②溶液的质量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同时溶液的pH:磷酸溶液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硫酸溶液。
26.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过量A(Fe粉)反应后,再进行操作a,此操作为_______________
(2)工厂废液中加入过量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甲中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4)步骤①②③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5)铁红是炼铁的主要原料,写出用CO和铁红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27. 在长期的航天飞行中,比较难解决的是宇航员的供氧问题。科学家发现,在太空舱内“饲养”小球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一般光照条件下,每千克小球藻(鲜重)经光合作用每小时约可释放氧气0.64克,并产生相应质量的葡萄糖。
光合作用最简表达式为:
(1)10千克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1小时可产生      克葡萄糖。
(2)过去人们一直对于光合作用产物O2的来源感到疑惑。若宇航员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18O和16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             
A.CO2
B.H2O
C.部分来自CO2,部分来自H2O
D.无法判断
2016-02-2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三、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8. 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__________,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 + H2O =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实 验 操 作实验现象结 论
方案1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
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物质是_________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9. 有一混合气体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探究混合气体的成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若B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则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气体中含有CO,在F处尚缺少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装置中的A,B交换.则不能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
2016-11-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五、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0. 镁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
(1)金属镁是一种较活泼金属,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也能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类型属于( )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镁铝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等。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镁铝合金的组成,取7.8 g镁铝合金样品,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共收集得到氢气0.8克,则该合金中,镁和铝的质量比为                         
(3)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亮认为可能是Mg2(OH)2CO3;小龙认为可能是Mg(OH)2。小龙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小亮按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受热的试管内产生了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亮认为小龙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OH)2和Mg2(OH)2CO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据此请你写出Mg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016-11-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1. 下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题:

(1)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其碳、氢元素的质量比C:H=          
(2)现要配制10kg这种葡萄糖注射液,需要葡萄糖                 kg。
2016-11-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七、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2. 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0255075100125150175200
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048121620242832
pH13.213.012.712.412.17.02.01.61.3
温度(℃)36.937.538.038.538.839.239.038.838.6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_________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
(2)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稀盐酸的密度取l.0克/毫升)
解答题 | 容易(0.94)
33. 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湿法冶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5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

根据所得数据计算:
(1)500g该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
(2)该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硝酸铵样品的纯度,将10g样品溶于30g水后,再加入13.7g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硝酸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不溶于水,硝酸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NH4NO3+NaOH NaNO3+H2O+NH3↑)。把产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时测量2分钟内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s02030406080100120
增加的质量/g00.7m1.21.51.61.71.7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面的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的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____

(2)表中m约为____________
(3)硝酸铵样品的纯度是多少?___
(4)试计算反应后所得硝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损失的质量)。____
2016-11-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常见的物质、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物质的结构、生物的新陈代谢

试卷题型(共 3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填空题
9
探究题
2
解答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常见的物质
2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3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4
物质的结构
5
生物的新陈代谢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20.65酸的化学性质  酸、碱、盐的鉴别
30.65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
40.65盐的性质及用途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50.85识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60.65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70.64有机物的特性
80.64常见实验操作
90.65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100.94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110.65构成物质的微粒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20.65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盐的性质及用途
130.85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140.65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150.65酸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  盐的性质及用途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160.4酸的化学性质  盐的性质及用途
170.4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180.65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盐的性质及用途
190.65碱的化学性质
200.4天平的使用  盐的性质及用途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二、填空题
210.65碱的化学性质
220.85金属的化学性质
230.94酸的化学性质  pH值的变化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240.85物质的推断
250.65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260.4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冶炼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270.4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90.65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金属的冶炼
310.8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化学式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义
三、探究题
280.4盐的性质及用途
300.4酸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  盐的性质及用途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四、解答题
320.65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330.94酸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  酸、碱、盐的鉴别
340.4酸的化学性质  盐的性质及用途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