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全国 七年级 课后作业 2017-08-14 35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如下图所示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2016-01-26更新 | 100次组卷 | 7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岑港中心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B.凸透镜有虚焦点,凹透镜有实焦点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2017-01-0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3. 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被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引起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017-01-0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4. 用如图所示的一架照相机,对某人拍摄一张清晰的全身照片,则照相机底片上的全身像是( )
A.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实像
C.等大的实像
D.缩小的虚像
2017-01-0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5. 某同学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把一只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再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实验得到的物距、像距及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物距/cm像距/cm成像情况
13015缩小的像
22020等大的像
31260放大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A.小于7.5 cm
B.等于15 cm
C.等于10 cm
D.大于12 cm
2017-01-0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下图所示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所示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过L2的二倍焦距点
B.过L2的焦点
C.平行于L2的主光轴
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
2017-07-14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二、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适中(0.65)
2017-01-0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8. 如下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9. 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的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
2017-01-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填空题 | 较易(0.85)
10. 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           (填“正立”或“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
2017-01-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填空题 | 适中(0.65)
11. 小敏是集邮爱好者,他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cm,所成的是                                 像。
2017-01-0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填空题 | 较易(0.85)
12. 很多自然科学现象与事实反映了“量变引起质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在2倍焦距以外时,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像会逐渐变大;当移过           时,光屏上得不到实像。
2017-01-0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填空题 | 较易(0.85)
13.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
2017-01-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五、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14. 小民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离一架老花镜30 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离透镜18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做成这个老花镜的透镜焦距可能在什么范围?
2017-01-09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解答题 | 较易(0.85)
15. 七年级(10)班的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出去春游,在照集体照时发现有几个同学在画面外,于是同学们请教在场的科学老师,老师说根据我们刚刚学过的透镜知识,同学们自己想想看,该如何调节?         
2017-01-0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4)
16. 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_(填“等大”、“缩小”或“放大”)、____(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_;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___cm。
2017-07-14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填空题 | 较易(0.85)
1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 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 cm时,成           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2017-01-0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七、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适中(0.65)
18. 关于凸透镜: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017-01-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探究题 | 较易(0.85)
1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           
②如图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           移动,光屏应向           移动。(填“左”或“右”)
2017-01-0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探究题 | 适中(0.65)
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将光屏移到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           。如果要想使像变小,蜡烛应向           侧移动。
2017-01-0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八、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1.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选择题 | 适中(0.65)
22. 小李与小胡用同一照相机给站在某处的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如图所示,甲是小李拍的,乙是小胡拍的。根据底片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若拍照时所选镜头焦距一样,则小李离被拍的同学的距离远
B.小李与小胡所拍的像都成像在两倍焦距之外
C.小胡为了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李的一样大,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
D.小胡为了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李的一样大,移动位置后,镜头与胶卷距离不变
2017-01-0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九、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23. 一物体在离光屏40 cm处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等大的像,问当物体移至离凸透镜焦点外15 cm处时,此时通过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2017-01-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十、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适中(0.65)
24.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

(2)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_________
(3)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__移动。
探究题 | 适中(0.65)
25. 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017-01-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探究题 | 适中(0.65)
26. 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________凸透镜(选填“A’’或“B”)。
(2)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实验次序物体到凸透镜的
距离u/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v/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16012缩小
23015缩小
32020等大
41530放大
51260放大

①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
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________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答:________
2017-07-14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探究题 | 适中(0.65)
27. 小宇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三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是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的。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
(1)请你告诉小宇实验操作的具体方法。
(2)你认为凸透镜的焦距还跟哪些因素有关?如果要探究验证,则需要几只怎样的凸透镜?
2017-01-0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探究题 | 适中(0.65)
28. 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物距u/cm实验序号焦距f/cm像距v/cm
10122.5
2510
3840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的像距越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且物距调节为6 cm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他选用的是三个透镜中焦距为___________cm的凸透镜;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017-07-1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探究题 | 较难(0.4)
29. 【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___________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___________的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下图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13.5缩小
3015缩小
2020等大
1530放大
10光屏上没有像
8光屏上没有像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___,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同学,同时还应___________(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2017-07-14更新 | 4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十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0.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017-01-0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十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31. 将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厘米,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__________
2017-01-09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十三、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适中(0.65)
32. (1)请在下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透镜。

(2)在下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2017-01-09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探究题 | 适中(0.65)
33.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 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
次数
物距
u/cm
像距
v/Cm
物高
l/cm
像高
h/cm
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0
5
4
15
30
5
10
5
12
60
5
2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填“大于”或“小于”)
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论是             
2017-01-0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6透镜和视觉1科学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试卷题型(共 3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探究题
12
填空题
8
解答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2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20.65透镜及其分类
30.85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40.6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50.8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60.6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80.6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10.6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20.6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00.6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探究题
70.65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180.6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190.8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200.6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40.6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50.6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60.6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70.6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80.65透镜和视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90.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20.65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30.6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三、填空题
90.6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00.8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10.6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20.8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30.85显微镜的使用  透镜和视觉
160.64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70.8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10.6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解答题
140.65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50.8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30.6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