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科学试卷
全国 七年级 课后作业 2017-08-16 26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介质不同,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017-02-1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2.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会被吓走,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水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选择题 | 较易(0.85)
3. 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判断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2017-02-13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科学试卷
选择题 | 容易(0.94)
4. 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会消失,这是因为
A.手挡住了锣发出的声音
B.手按住锣面,使锣面停止了振动
C.手使锣面振动加快
D.无法判断
2017-02-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    )
A.扬声器发声时泡沫粒跳动 B.音叉发声时溅起水花
C.抽出空气铃声减弱 D.大钟发声时球被弹起
选择题 | 适中(0.64)
6. 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 接通电路, 电铃发出声音, 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全部抽掉时,将发生(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 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不见电铃振动, 但能听到声音
选择题 | 适中(0.65)
7.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2017-07-14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8. 小明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在另一端的小强敲击一下铁管,则(   )
A.小明只能听到一次响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B.小明能听到两次响声,依次是由铁管和空气传来的
C.小明能听到两次响声,依次是由空气和铁管传来的
D.小明能听到无数次响声,声波在铁管内被管壁无数次反射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9. 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利用“土电话”能进行通话,这表明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是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0. 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了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合理说法为( )
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既在空气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
D.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
2017-07-14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科学试卷

四、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适中(0.65)
11.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和将两张课桌隔开,一位同学分别在一张桌子同一位置敲一下,另一位同学在两种情况下贴着另一张桌面听到声音的时间不同。
(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______
(2)甲实验证明了______
(3)丙实验说明了______
探究题 | 较易(0.85)
12.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
(3)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______
2017-02-1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科学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9
填空题
1
探究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1,2,3,4,5,6,7,8,9,10,11,12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声音传播的快慢  声音的传播
20.85声音的传播
30.85声音的产生
40.94声音的产生
50.85声音  声音的产生
60.64大气压强的存在
70.65声音的产生
80.85声音的传播
100.65声音的传播
二、填空题
90.85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产生
三、探究题
110.65声音传播的快慢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产生
120.85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产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