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科学试题
浙江 八年级 期中 2020-02-14 4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类生存的地球、常见的物质、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物质的结构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某同学从浙江省出发,途经江苏省、山东省到达哈尔滨市,一路上他感受到气温有很大的变化,产生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和南方生活习惯不同B.各地海拔不同
C.各地距海洋的远近不同D.各地所处的纬度不同
选择题 | 较易(0.85)
2.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A.水B.酒精C.汽油D.苯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D.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选择题 | 适中(0.65)
4.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配制蔗糖溶液B.获取纯净水
C.获取氯化钠晶体D.配制10%的食盐水
2019-04-03更新 | 249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少量的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B.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C.可以通过电解水得到氧气,是因为水中溶有大量的氧气
D.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滥用化肥和农药,都会导致水体污染
6. 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此实验可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实际测得A试管中气体和B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于2:1
C.理论上若得到4g氢气,可同时得到2g氧气
D.与电源正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019-10-16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
7. 某科学兴趣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 A 可以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通过 A管往烧瓶中吹气,烧瓶将会()
A.上浮,露出液面前它受到的浮力增大B.下沉,沉到底部前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C.上浮,露出液面前它受到的浮力不变D.下沉,沉到底部前它受到的浮力变小
选择题 | 较易(0.85)
8. 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细铜丝制成简易的液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F,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ρ。则(  )
A.FF
B.FF
C.ρρ
D.ρρ
2020-02-03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如图为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 ℃ 时,15g甲充分溶于水可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甲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有晶体析出
D.t2 ℃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0. 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选择题 | 适中(0.65)
11.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图为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图为加热到50℃时的现象(不考虑水分蒸发),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N表示的是甲物质的溶解度B.图中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图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图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
2019-08-29更新 | 161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水和水的溶液(1.4--1.7)
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12.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        
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
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D.长方体的横截面积为50cm2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3,其中含溶质24克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选择题 | 较易(0.85)
14. 同学们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液体(密度为ρ1ρ2)在同一地点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内上方都是真空,两管内液柱高度h1h2之比为4: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ρ1ρ2之比为5:6
B.玻璃管内液体的质量之比为3:2
C.玻璃管内液体的重力之比为1:1
D.所测大气压的值之比为4:5
2020-02-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科学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5.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实例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覆杯实验
B.水从容器侧壁流出
C.抽药水
D.用吸管喝汽水
2020-02-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科学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6. 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分层进行研究。下列关于大气中对流层的相关叙述:①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由于大气分5层,所以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五分之一。其中正确的描述是:(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
选择题 | 较易(0.85)
17. 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
A.水电解是化学变化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18. 创意新品“天气预报瓶”如图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阴雨天气
D.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晴朗天气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B.
C.D.
2021-05-02更新 | 269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党湾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初测试科学试卷
20. 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细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
B.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
C.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小
D.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大
2016-11-27更新 | 216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片八年级12月质量检测科学试卷

二、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21. (1)如图是普陀山的剖面示意图,甲地与乙地相比,降水量多的是____(填“甲”或“乙”)。判断理由是甲地位于____ (填“迎风坡”或“背风坡”);

(2)造成峨眉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因素是____
A.太阳辐射
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
D.地形
(3)由大气垂直分布图可知,A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B层叫____,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力比较稳定。
2020-02-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科学试题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22. 一个重为0.5N的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若再沿烧杯壁往烧杯中缓慢地倒入浓盐水,则木块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填空题 | 较易(0.85)
23. 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自制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所示。   

(1)纯牛奶是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分别将“浮标”浸入A和B两牛奶中,静止后筷子与液面相平的位置标记为A和B,如图所示。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B牛奶的密度为ρA________ρB   , 可知A、B牛奶品质的优劣。
填空题 | 较易(0.85)
24. 妈妈每天早上都要磨豆浆给小依喝,小依仔细观察了豆浆机的构造和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打磨好的豆浆属于____ (选填“悬浊液”或“乳浊液”或“溶液”),妈妈喜欢将磨好的豆浆通过一个筛网再倒入杯子,此时筛网的作用最接近____
A.沉淀
B.蒸馏
C.过滤
D.结晶
2020-02-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科学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小明同学用一个薄壁玻璃瓶、带色的水、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橡皮塞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气压计,并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压____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为了探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小明同学用双手捧着自制的气压计从教学大楼的一楼跑到五楼,发现细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于是他得出了“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的结论。小明的结论是____ (选填“可靠”、“不可靠”)。此过程中使水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

2020-02-08更新 | 4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科学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26. 如图所示是喷雾器工作时的示意图。当推动活塞时,管口的空气速度增大,管口处的压强____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瓶中的液体就在瓶内压强的作用下被压上去。随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用如图所示的喷壶喷洒药液时,先要用设置在喷壶上的打气筒向内打气,然后打开阀门,药液就会喷出。向壶内打气,目的是使壶内液面上方空气的压强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
2020-02-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科学试题

四、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较易(0.85)
27. 小安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缓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物体重力为_____N,完全浸没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N;
(2)根据表中第6列到第8列数据,物体浸没的深度与物体的浮力____ (选填“有关”、“无关”);
(3)下列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____
A.
B.
C.
D.
2020-02-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科学试题

五、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名校
28. 为了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出不同高度下的大气压,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大气压强p与对应海拔高度h的六个点,如图乙所示________   
(1)测量前,小明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针筒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2)分析图象时,小明发现1km高度处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重新正确实验后,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5N,2mL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实际大气压约为_________Pa。你认为小明第一次实验出错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选填“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或“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2020-02-14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书生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9. 如图是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NaCl)溶液的有关操作示意图:

(1)称量时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继续向左盘中增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2)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正确顺序是____ (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
(3)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4)经检测,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
A.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E.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2020-02-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科学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30. 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102030405060
氯化钠溶解度/g35.836.036.336.637.037.3
硝酸钾溶解度/g20.931.645.863.985.5110.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
(2)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_ g;
(3)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2020-02-08更新 | 59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0.65)
31. 如表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 (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有下列措施: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其中均可行的一组是____ (填序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3)20℃时,190g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20℃,可析出NaOH晶体,这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现有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后得到溶液乙,在溶液恢复到20℃之前,乙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比甲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____ (选填“大”、“小”或“相等”)。若此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则能观察到温度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020-02-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科学试题

六、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适中(0.65)
名校
32.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的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下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支持者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笛卡尔

帕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

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罗贝瓦尔

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伽利略、霍布斯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______。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020-02-21更新 | 60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

七、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3. 如图1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足够高)。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2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则图3表示拉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求:   

(1)图象中的A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位置是处于什么状态________
(2)该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多少牛?____
(3)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____

八、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34.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1)这5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92克,其中含溶质硫酸____克;
(2)他将这50毫升浓硫酸与200克水均匀混合,求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实验室要配制630g溶质质量分数28%的稀硫酸,则需要这瓶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毫升?____
2020-02-0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科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类生存的地球、常见的物质、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物质的结构

试卷题型(共 3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解答题
2
填空题
10
探究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类生存的地球
2
常见的物质
3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4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5
物质的结构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影响气候的因素
20.85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30.65密度公式的应用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40.65常见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粗盐提纯实验
50.85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和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  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60.65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70.85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80.85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9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100.85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1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120.4浮力大小的计算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浮力的变化
130.85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140.85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150.85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60.65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170.85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模型与符号
180.4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90.85大气的温度
200.65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大小的计算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二、解答题
210.65影响气候的因素  降水  大气的分层
340.65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三、填空题
220.85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230.85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240.85溶液的概念  悬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250.85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260.85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280.85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290.65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30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31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330.85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大小的计算
四、探究题
270.85阿基米德原理
320.65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