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科学综合库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密度 > 密度公式的应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17065139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加水(水始终未溢出),物块受到的浮力F与容器中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深4cm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4N
B.水深8cm时,容器内水的质量为800g
C.正方体物块的密度是0.8×103kg/m3
D.水深11cm时,将物块取出,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小300Pa
2022九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所示,质量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关子甲、乙的密度和切去后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2024-06-13更新 | 28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大桥在水下施工时,要向水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现将边长2m的正方体沉入水中,在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如图甲),钢绳拉力、物体所受浮力随着h的增大而变化(如图乙)。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ρ海水= 1.0×103kg/m3, g=10N/kg)
A.表示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变化的图像是①B.该构件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4×104N
C.该正方体构件的质量为16吨D.该构件的密度是1.5×103kg/m3
2021-12-20更新 | 265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2024-03-08更新 | 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