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科学综合库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人体的新陈代谢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 酶的催化作用
题型: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1 题号:8400795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a.实验步骤:
①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
②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6组并分别调整到20℃、30℃、40℃、50℃、60℃、70℃;
③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少许等量的在对应温度下处理过的玉米子粒提取液(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保持各组温度20min;
④向各试管反应液中分别滴入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⑤重复(一)~(四)实验步骤5次,只是每次实验时间延长10min。
b.结果分析:
①通过分析各试管中颜色变化来确定淀粉剩余量,从而确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②将淀粉剩余量换算成生成物的量,绘制出不同温度下生成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一。

回答问题:
(1)从由线图中可判断出在________℃时酶不具备催化能力:从图中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由图一分析,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范围在________之间,30min时50℃试管中淀粉是否已全部分解?理由是________
2019·浙江台州·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酶的催化作用

相似题推荐

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中学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 以上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唾液与清水都是等量的。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
④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4号试管中不搅拌
其中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以上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唾液与清水都是等量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两种处理为对照实验。
(3)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的作用。
(4)以上三种处理中,哪种处理不妥,请回答并指正______
(5)在设计此探究方案时,有的同学建议:“除了以上四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五种处理,即: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五种处理有必要吗?______(选填“有”“没有”)。
2021-10-24更新 | 91次组卷
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口腔,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________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1号试管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2毫升2毫升
滴加碘液2滴2滴
加入唾液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37℃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________。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________℃。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________,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2019-07-17更新 | 65次组卷
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酶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它的活性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探究了温度对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后,科学兴趣小组在课后对其他环境因素进行了探究。

【实验设计】
①将若干同样大小的滤纸片浸入肝脏研磨液,使过氧化氢酶附着在滤纸片上,取出后晾干;
②在四只烧杯中盛入体积分数为2%,pH分别为5、7、9、11的溶液(温度相同且适宜);
③将滤纸片分别放入烧杯中,滤纸片上的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产生,氧气泡会附着在滤纸片上。随着反应的进行,滤纸片先下沉再逐渐上浮,直至浮出液面(如图甲)记录___________时间。由上述实验设计可知,该兴趣小组建立的假设是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同学们通过实验,获得如图乙所示的结果。
【得出结论】pH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影响,pH在5-11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
2023-02-20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