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数学综合库 > 数与式 > 有理数 > 数轴 >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题型:解答题-问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3 题号:9478546
定义:关于的两个一次二项式,其中任意一个式子的一次项系数都是另一个式子的常数项,则称这两个式子互为“田家炳式”.例如,式子互为“田家炳式”.
(1)判断式子______(填“是”或“不是”)互为“田家炳式”;
(2)已知式子的“田家炳式”是且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为.在数轴上有一点两点的距离的和,求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
(3)在(2)的条件下,若点,点同时沿数轴向正方向运动,点的速度是点速度的2倍,且3秒后,,求点的速度.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计算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数轴上从左到右的三个点ABC所对应的数分别为abc.其中AB=2017,BC=1000,如图所示.

(1)若以B为原点,写出点AC所对应的数,并计算a+b+c的值.
(2)若原点OAB两点之间,求|a|+|b|+|b-c|的值.
(3)若O是原点,且OB=17,求a+b-c的值.
2020-12-18更新 | 346次组卷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数轴是一种特定的几何图形,利用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在数轴的问题中,我们常常用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并借助方程解决问题,已知ab为常数且满足,其中ab分别为点A、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1所示,O为原点,点C在原点右侧,且点C与点A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1)则_______,_______;
(2)如图2,我们将图1的数轴在点O和点C处各弯折一次,弯折后处于水平位置,线段处产生了一个坡度,我们称这样的数轴为“折坡数轴”,其中O为“折坡数轴”原点,在“折坡数轴”上,每个点对应的数就是把“折坡数轴”拉直后对应的数.记为“折坡数轴”拉直后点A和点B的距离:即,其中代表线段的长度.定义“折坡数轴”上,上坡时点的移动速度变为水平路线上移动速度的一半,下坡时移动速度变为水平路线上移动速度的2倍.动点M从点A处沿“折坡数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到点O,再下坡到点C,然后再沿方向移动,在点M出发的同时,动点N从点B处沿“折坡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到点C,再上坡移动,当移到点O时,立即掉头返回(掉头时间不计),当点N重新回到点B时所有运动结束,设点N运动时间为t秒,在移动过程中:
①若MN两点在点Q处相遇,则点Q在“折坡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②在点N从点O返回之前,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4-01-08更新 | 32次组卷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探索性问题:已知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m、n.
(1)填写表:

m

5

﹣5

﹣6

﹣6

﹣10

n

3

0

4

﹣4

2

A、B两点的距离

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2)若A、B两点的距离为d,则d与m、n有何数量关系.
(3)在数轴上标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点P使它到3和﹣3的距离之和为6,并求出所有这些整数的和.
(4)若点C表示的数为x,当C在什么位置时,|x+2|+|x﹣3|取得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2020-09-26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