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浙江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2-03-26 10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下列属于两大敌对军事集团成员的有(     
①德英俄            ②德意奥          ③英法俄          ④英俄意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2022-03-2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2. 《纽约时报》是美国传教士主流媒体。以下是其对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报道的新闻标题检(如下表)。判断这一事件是(       
关键词中国袁世凯孙中山满清武汉三镇北京南京
报道篇数257672651385025

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3.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两次著名的学生运动,分别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关于这两次运动说法最为正确的是(       
A.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C.都是反帝爱国运动D.运动的主力军始终是青年学生
2018-09-29更新 | 156次组卷 | 16卷引用: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3.1中国抗日战争 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图是近代中国某次战争的示意图,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最强音的口号是(     
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打倒蒋介石反动派”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对北伐战争的总结,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三大军阀的主力
②胜利进军的最主要原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③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作战勇猛,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④由于军队不断取得胜利,国民政府的政治中心从武汉迁到了广州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2-03-2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6.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武汉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其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有(     
①武昌首义,推翻清王朝          ②共产党打响创建人民军队的第一枪
③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号角          ④八七会议,号召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3-2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7. 选择体现智慧。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睿智地选择了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其主要原因包括(     
①井冈山四周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地势险要     ②这里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为革命队伍筹措给养
③井冈山远离中心城市,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        ④当时土地革命已广泛开展,民众革命热情高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2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8. 给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第10课 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侵略与反抗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D.近代化探索
2022-04-0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9. 下面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它的迁移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1923年在沈阳成立→1931年迁往北平—→1937年迁往开封→1938年迁往四川
A.新文化运动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2022-03-2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②霹雳一声天地动,赣湘暴动筑高楼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1. 下表为某战役主要战绩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该战役是(     
战役时间死伤俘日伪人数破坏交通线拔掉据点战斗次数
3个半月40000多人2000多千米近3000个1800多次

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 D.平型关战役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2. 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旅游的财富。以下解说词正确的是     
A.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以此为中心诞生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B.瑞金——有“共和国摇篮”之称,在这里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C.井冈山——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D.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的指挥中枢,有“革命圣地”之称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3. 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37——1945年应该填(     
时期主题词
1919——1927年五四风雷,开天辟地
1927——1936年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1937——1945年
1946——1949年反抗独裁,走向胜利

A.自强求富,中体西用B.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C.民主科学,思想解放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2022-03-2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14. 历史发展总受因果规律的支配。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新文化运动——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     
③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④国民革命运动的迅猛开展——国共两党合作开始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5. 下图是1927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图。下列对图中A,B两时期党员人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A时期黄埔军校的创办为我党输送了众多优秀的军事人才 
②B时期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我党带来重大人员伤亡 
③A时期党员人数激增主要得益于找到了一条特色革命道路 
④B时期党员人数骤减主因是“围剿”和长征带来的损耗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2-03-2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新青年》经常介绍生物、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的观点。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主张维新变法
B.倡导民主共和
C.提倡科学思想
D.批判封建伦理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以下属于日本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有(   
①轰炸重庆        
②潘家峪惨案       
③细菌试验       
④旅顺大屠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民政部曾公布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右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9. 某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实示意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宝岛回归”
②“家园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
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张杨兵谏”
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③①②
C.②③⑤④①D.②⑤④③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0. 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利,其重大意义是(     
①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进入历史新纪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2-03-2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为建立“至完美国家”的什么指导思想?请列举一例说明孙先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所作的努力。

材料二: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法律文件,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社等自由;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2)材料二提到的重要的法律文件是什么?颁布该文件的是哪一政府?

材料三: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但飞得不高,跳的不远,没有完成飞跃的任务。


(3)辛亥革命与之前的革新相比有着显著的成绩,但也有遗憾。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两个“飞跃”分别指的是什么?
2022-03-2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2. 解读史料、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1)北大的校风能使你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件大事?

史料二:五四时期纪念章



(2)史料二图片中的“国耻”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推测同胞“一心抵制”哪一国家?

史料三:五四运动亲历者的回忆录

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史料三中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这一新革命方法是总结借鉴了国内外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下层人民”主要指的是哪个阶级?这一阶级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怎样的新变化?
2022-03-2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没有照搬俄国模式,施以技巧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中国这个病人复生。

——《毛泽东传》罗斯·特里尔


(1)材料一中毛泽东“施以技巧和灵活性”为中国革命开出了“药剂”,举两例史实说明在此探索过程中他作出的重要贡献。

材料二:大抵现在共党之政策,专在蛊惑下层贫民,故所到之处废一切国地税,并倡言分配土地……

——1931年12月摘自大公报《共党问题之严重》


(2)材料中的“共党之政策” 是指什么?这一政策为何能使“共党问题变得严重”?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过去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言听计从……这次会议上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中国红军长征纪》


(3)“这次会议”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哪一阶段(时期)召开的什么会议?联系材料三,谈谈你对共产党成长的认识。
2022-03-2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歌谣》暗夜南湖亮斗星,开天辟地新面貌;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一代伟人此地起,生死攸关转折点。

材料二:图片资料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与我党成长有关的历史事件。
(2)从材料二中的图一到图二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发展道路?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3)弘扬“红船精神”,重在弘扬中国共产党创建时的“初心”。结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史实,为相关观点提供一个例证支持。
(4)从中共的革命探索过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2022-03-2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抗日战争重大事件年代尺



(1)依据年代尺,请写出相关字母中有“揭开序幕”之说的两次重大历史事件,并说说分别揭开了什么序幕?

材料二:



(2)与①图数字标识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是什么?③图中“中华民国二十七年”相对应的公元纪年是_____。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军名称从②图到③图变化的直接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所获得的历史认识和感悟有哪些?
2022-03-2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社会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20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历史
2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65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20.85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30.4五四运动  抗日烽火
40.65北伐战争
50.65北伐战争
60.65北伐战争  十年内战
70.65十年内战
80.65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十年内战
90.65抗日烽火
100.65两种命运的决战
110.65抗日烽火
120.65抗日烽火
130.65抗日烽火
140.4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北伐战争
150.65十年内战
160.85白话文与简化学
170.65抗日烽火
180.65抗日烽火
190.65抗日烽火
200.65抗日烽火
二、非选择题
210.65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从“驱除鞑奴”到“五族共和”  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20.65五四运动
230.65十年内战
240.6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十年内战  抗日烽火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250.65十年内战  抗日烽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