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浙江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19-10-12 20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 某条约第2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   
A.德国、奥匈帝国B.法国、俄国
C.英国、法国D.英国、俄国
2016-12-12更新 | 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侧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的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
D.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
2019-10-0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3. 英军第一次使用了坦克…陆地的远程大炮、空中的飞机、海上的战舰展开了全面和立体的厮杀.这种场景最先发生在(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鸦片战争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4.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A.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C.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D.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2019-10-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5. 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
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D.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6.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在于( )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推翻了封建制度
C.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7. 政治口号是政党、阶级等为实现政治目标提出的带纲领性、鼓动性的政治旗帜。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迅速放弃他们早先提出的“驱除鞑虏”主张,而主张“五族共和”,“五族平等”,旨在(     
A.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突出清朝政权已土崩瓦解
C.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D.强调中华民族的一致抗日
2019-10-1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8. 下列刊物中,最能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
A.B.
C.D.
2019-10-1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9. 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有言:“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据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体面地保留了封建王室及其待遇B.资产阶级以和平手段获得统治权
C.演绎了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D.通过法律手段有效限制了君主权力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0.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由此推断,“他们”主张(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2019-10-1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三、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11. 《时报》记载:“是故今日之列国,对于此次鄂(湖北)乱,苟能严守中立,相约不肯发难,则此次革命结果,无论两造孰胜孰败,吾国民皆知感激大义……”。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国民革命运动C.辛亥武昌首义D.八一南昌起义
2019-10-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2. 民国8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A.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B.北伐军进军迅速,攻克武昌城
C.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D.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2019-10-1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3. 五四运动中,一些爱国人士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些口号。这些口号表明五四运动(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将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
C.改变中国外交被动局面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4. 某回忆录记载:“离开瑞金后,……在冲破四道封锁线和湘江战役后,红5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被阻于湘江东岸,指战员大部牺牲。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红8军团番号撤销。”这本回忆录的下一个章节最可能是(  )
A.陕甘军民传喜讯B.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C.生死攸关的转折D.思想启蒙的声音响起
2019-10-1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5. 一位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
A.反帝反封建斗争序幕揭开B.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C.各阶层民众关注社会运动D.革命统一战线逐步形成
2019-10-12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6. 如下图为1927—1937年中共党员人数发展变化示意图,其中1934-1937年党员大幅减员的原因是(       
A.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党员浴血奋战
B.国民党右派对共产党人的大规模屠杀
C.中共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的失败
D.长征的艰苦卓绝导致牺牲人数过多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7. 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按“东南西北”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
②国民党一大召开 
③长征会宁会师
④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18. 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一中国式道路”。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晚清政府主导
②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③俄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后
④中国式道路是指国共合作完成革命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这场战争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实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2019-10-1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五、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20.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国共两党的合作
D.国民政府的成立

六、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4 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占世界工业总产量(%)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14335039350
俄国2.617403320
法国610605550
德国162901230
美国3830970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高中历史选修《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材料四   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 一百万人。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象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 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上)


(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对比材料二、三,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用材料四的史实概括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以古鉴今,谈谈一战留给我们哪些启示?
2019-10-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辛亥革命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远未达到法国大革命时候的水平。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

——朱宗震《真假共和》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成为20世纪推动中国 发生历史巨变的主要代表。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是如何认识辛亥革命性质的?你赞同此观点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
(3)结合材料二、三,说说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2019-10-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学生游行路线图



(1)请写出北京学生在图中A处或C处的主要活动,简述该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

材料二: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了来自俄国的新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2)指出五四运动为新文化运动注入的“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指的是什么。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成为“转折点”的原因。
2019-10-1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4. 湖南省是我国中部的一个重要省份,独特的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这里是英雄的家乡,更是领袖故里。

材料一:【英雄家乡】


材料二:【领袖故里】

1898年11月23日,刘少奇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炭子冲村。刘少奇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下表为刘少奇的革命经历。

初识革命1912年受兄长刘云庭所赠《辛亥革命始末记》的影响,让二姐帮助剪掉辫子,以示拥护革命。
参加革命1919年在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领导下在长沙发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声援北京学生运动,后到北京参与营救学生领袖马骏行动,取得了胜利。
1920年参加上海外国语学社(是上海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学习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及李汉俊翻译的《马克思入门》。
1921年就读于莫斯科东方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
领导革命1933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领导土地革命,任福建省委书记
1934年参加长征,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1949年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参加开国大典

(1)任选图一或图二,写出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2)结合材料中刘少奇参加革命的经历,说明中共成立的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论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2019-10-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见下图)



(1)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片C,D所反映的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它们的探索内容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理解?。
(3)综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在中国探索历程中你获得了哪些宝贵的认识?
2019-10-1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检测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18
选择题
2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历史
1,2,3,4,5,21
2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94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20.85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30.85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40.65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50.65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60.94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70.65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80.65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90.65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110.4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120.65五四运动
130.65五四运动
140.65十年内战
150.65五四运动
160.85十年内战
170.65十年内战
180.4十年内战
200.4北伐战争
二、选择题
100.85白话文与简化学
190.94北伐战争
三、非选择题
210.65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220.65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从“驱除鞑奴”到“五族共和”
230.65五四运动
240.65维新变法运动  从“驱除鞑奴”到“五族共和”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250.65从“驱除鞑奴”到“五族共和”  十年内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