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
浙江 八年级 单元测试 2021-04-10 17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有“名不副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名词与说法。其实,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不副实的名词,下列不属于这一类的是(     
A.阿拉伯数字B.文艺复兴C.蒸汽革命D.印第安人
2021-04-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情况可能出现于20世纪初的日本的有(     
①普及初等教育       ②穿西服吃西餐
③不允许自由买卖土地       ④实行征兵制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1-04-1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改革没有引起社会性质改变的是(     
A.查理•马特改革B.日本大化改新C.1861年俄国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
2021-04-1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4. 图表为18世纪~20世纪初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份额数据表。导致中国制造业份额发生重大变化,是由于当时我国(     
A.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没有主动向西方学习
C.错失两次工业革命之机D.国内政权更替频繁
2021-04-1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5. 蒸汽机的改进,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开创了崭新的“蒸汽时代”。为改进蒸汽机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哈格里夫斯B.瓦特
C.史蒂芬孙D.富尔顿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史实是(     )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D.新和谐公社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7. 伦敦海格特公墓中有一座墓碑,碑身上端刻着《共产党宣言》中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碑顶是主人头像。这位伟大人物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欧仁•鲍狄埃D.斯大林
2021-04-0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8. 英国先后打败了________等国家,到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A.法国、荷兰、西班牙B.荷兰、西班牙、法国
C.西班牙、法国、荷兰D.西班牙、荷兰、法国
2021-04-12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9. 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
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B.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的成就
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D.工业革命的成果扩展到全球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10. 导致下表中英国各职业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C.殖民争霸D.三角贸易
2021-04-1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2. 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表明(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2021-04-1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3. 今年,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诞生145周年。该战歌创作的背景是
A.马克思主义诞生B.章西女王英勇战死C.巴黎公社失败D.十月革命胜利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4. 1853年,英国人佩里率领四艘军舰叩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这里的“黑船”是指(    )
A.三桅帆船B.蒸汽轮船C.潜艇D.航母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15. 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同点是(     
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D.促进了对外扩张
2021-04-07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6.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②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较普遍
④外国势力的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7. 1689年《权利法案》和1889年《明治宪法》的共同特点是(     
A.具有军国色彩B.“光荣革命”成果
C.君主“统而不治”D.实行君主立宪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8. 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 ②日本明治维新 ③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④英国“光荣革命”
A.④①③②B.④②③①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9. 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以下历史人物与其历史功绩组合正确的是(  )
①俾斯麦——促成德国完成统一           ②林肯——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③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俄国的农奴制 ④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1.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开始徘徊并趋于落后,而在西方,进入18世纪中期以后,一场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逐渐向欧美各国扩散。

材料二: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人类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清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人类开展的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
(2)19世纪中期,哪个国家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许多发明都与电有关,请说出与电有关的一项重要发明。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时期我国逐步落后的原因,写出其中一点。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2. 纵观历史,海防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

材料一: 1500 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阻隔,海洋时代就此开启。随着欧洲商人活动范围的空前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的直接商贸关系建立起来了,世界性商贸市场开始形成;英国这个仅有二十四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小小岛国,竟然抢占了三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

材料二:然而中国,自郑和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以后,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开始,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材料三:清朝重臣李鸿章认为“欲求自强,仍非破除成见,定购铁甲(舰)不可”,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废弃弓箭,专精火器,仿立外国船厂,购求西人机器。”


(1)“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阻隔”是指什么事件?依据材料一,分析这一事件对人类的影响。       
(2)当海洋时代到来时,西方列强纷纷东来,举两例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入侵中国并导致骨肉分离的战争及被离散的骨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了哪些措施?
非选择题 | 较难(0.4)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渔港分布图


材料二:众所周知,英国和日本都是岛国,一个在西欧一个在东亚。作为两个同一重量级的岛国,很多事情比较起来就非常有意思。如果展开来,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的细节开始,到更高层面的政治、军事、民族、信仰等结束,从古代讲到现代……


(1)从材料一可以发现日本的海洋渔业发达,请从自然因素的角度简述原因。
(2)下表从历史的角度对英国和日本进行比较,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内容英国日本
两国有相同的政治制度________
两国历史上都热衷
殖民和侵略
________________
两国都非常重视
教育和科技创新
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脚上带着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世界”被发现在当时有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一,说说这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列举当时在文学方面的一位“巨人”及其一部代表作品。
(3)材料二的内容体现的是什么思想(或主张)?该思想由那位思想家提出的?
(4)两则材料反映的两场运动都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何作用?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摘自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我们恢复了我们原有的尊严,维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宣誓:永远不把我们的权利委弃络任何强国。

——《海地独立宣言》

材料三: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材料一反映了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奴隶贸易对非洲和欧洲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伦敦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依据材料,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20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历史
2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65科技创新和工业革命
20.94俄、日、德的崛起
30.65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40.65第二次工业革命
50.85工业文明的前奏
6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70.9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80.85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90.65科技创新和工业革命
100.4科技创新和工业革命
110.65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120.65俄、日、德的崛起
130.9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140.85维新变法运动  日本的大化改新
150.4日本的大化改新  俄、日、德的崛起
160.65维新变法运动  日本的大化改新
170.85资产阶级革命的狂飙
180.65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俄、日、德的崛起  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
190.65资本主义的扩展
200.4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二、非选择题
210.65科技创新和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220.65甲午中日战争  鸦片战争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230.4甲午中日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俄、日、德的崛起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240.65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冲破思想的牢笼
250.65科技创新和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