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晚清的危机与变革 > 辛亥革命 > 从“驱除鞑奴”到“五族共和”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 题号:12599981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英雄人物]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英雄人民]

材料二: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做不足道“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足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当时我的感觉是:革命有希望,中国不会亡。”

——摘编自《吴玉章回忆录》


[英雄政党]

材料三:从大革命失败到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这十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总结人民斗争的成功经验,而且善于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把中国革命不断地推向新的阶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证明“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中人民群众如何发挥力量,使这次运动成为中国历史伟大的转折点?
(3)运用史实,证明“从大革命失败到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的正确性。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现代世界民主政治的建设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请完成相关问题探究。
【历史回眸】

材料一: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 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 与人事相配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1)根据材料概括钱穆先生的观点。请用史实说明中国在 20 世纪初期进行的尝试及其结果。
【对比分析】

图一 英国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图二 中国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2)图一所示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体制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所示政治制度确立于_______年。
(3)以上两种政治制度的实现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现实反思】
(4)通过以上政治制度的分析,结合中国当今加大反腐力度的背景,请你谈谈对“有权不可任性”的 认识。
2017-05-10更新 | 1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议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年至 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中的“两个主义“指什么?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

2019-02-16更新 | 1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 具有怎么意义
(4)概括上述几次运动的总体发展趋势。
2018-08-17更新 | 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