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华文明的起源 > 青铜时代的王朝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150803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周时期年代尺


材料二:

学派代表人物观点
儒家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道家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墨家墨子非攻兼爱,提倡节俭
法家韩非子以法治国,对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写出材料一中A和B所代表的历史时期。并说说A时期的政治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并说说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这一景象产生的历史影响。
【知识点】 青铜时代的王朝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其方式有很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交融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材料二:如下图,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 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 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 建和广东等地。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2)阅读材料二,分析当时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这对人口迁入地经济的开发有什么影响?
(3)阅读材料三,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指出此次改革的影响。
(4)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
2022-03-04更新 | 36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礼记》

材料二 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造)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笑之以为乐。

——刘向《列女传》

材料三 1976年3月,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震动学术界的青铜利簋(如图)。该青铜器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铸的铭文:“王武征商,惟甲子朝……”。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从何人开始?从此以后,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是对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昏庸的描述,这个昏君是谁?灭亡他的是谁?
(3)请写出材料三中武王伐纣的战役名称。
(4)一千多年夏商西周的历史长卷,浓缩在几页教科书中。掩卷沉思,你想对三个亡国之君提出什么建议?
2021-02-02更新 | 33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地区的商代青铜文化深受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带有浓厚的中原文化色彩,同时又发展演变出独属于自身的文化内涵,不仅在整体上与中原地区有所差异,其内部之间也互有异同。

——《长江中游地区商代青铜文化研究》

材料二   读图

材料三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材料四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材料五   春秋战国间学派繁茁……其实卓然自树壁垒者,儒墨道法四家而已。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代青铜文化”在长江中游地区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商代青铜器代表一例。
(2)材料二中①、②处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诸侯在接受周天子分封的同时必须向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说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的记载及所学,“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五中战国时期“学派繁茁”的局面是什么?请简述“学派繁茁”局面出现的重要历史意义。
2024-01-19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