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上) >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20199542
某同学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思想为主题,整理了以下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了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土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候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制度(或措施)
朝代西周秦朝西汉
影响确立了周王权威,
开发了边远地区
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
的控制
(1)运用所学知识把表格中①②③补充完整。

材料二: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2)材料二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个历史事件作简要评价。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各项制度和措施的共同目的。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 史官所藏不属于秦国所记的历史材料的,包括《诗》《书》、百家语都要交地方官烧掉;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第二年,秦始皇发现有人议论他,他认为这是诽谤,派人严加追问,把有牵连的儒生活埋了四百六十多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他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他一生中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统治所采取措施的示意图,这些措施是什么?图一措施的实行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所述的内容与秦朝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4)遥想当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是何等的威风,可历经短短二世即亡,对此你有何感想?如果你是秦朝皇帝,你会如何治理国家,使之繁荣昌盛?

2019-07-09更新 | 16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还不如封建(分封)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使其最突出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远追唐宋承元制……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什么地方行政制度?根据这两则材料并,分析统治者采取以上制度的共同目的。
(2)材料二中的“汉皇帝”是指哪位皇帝?该法令的推行有何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秦汉统治者所创制度对秦汉和后世的影响。
2020-12-17更新 | 5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这一主题,701班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齐参与。
【时空回眺】
(1)当一些古代区域文明相继湮灭、中断或衰弱的时候,中华文明纵使王朝兴替,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辉煌。结合秦始皇、汉武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秦始皇汉武帝
政治皇帝总揽大权;在中央设①▲、太尉、御史大夫实施②“▲”削弱诸侯国
势力
思想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统一文字,统一③▲统一货币,实行④▲
军事北击⑤▲,修筑长城派⑥▲、霍去病反击匈奴

【史实探析】
(2)“坑”儒、“尊”儒凸显秦始皇、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采取的迥然不同的措施,但背后却有着同样的目的。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他们这样做的共同目的。
【学史鉴今】
(3)通过以上史料的探究,谈谈你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2022-03-04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