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人类生活的世界 > 国家的发展与现状 > 发展中的中国 > 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 题号:22393366
交通是现代化的开路先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

材料二   西藏交通的发展

资料卡 1

“一五”计划期间,西藏、青海各族人民和技术人员组成11万筑路大军,克服了缺钱少物、地形复杂等重重困难,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千百年来人背畜驮的极其落后的运输方式。

资料卡 2

2006年,世界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十多万建设大军依靠自主创新,在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填补了国内铁路建设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创造了诸多中国和世界第一。

资料卡 3

在党中央治藏方略指引下,全国对口支援西藏,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雪域各族儿女在“世界屋脊”的高天厚土间艰苦奋斗,几代交通人创造了“短短几十年 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2023年7月,“复兴号”动车组驶上青藏铁路!在修建和养护公路、铁路中,他们用生命和信念谱写的“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交通工具B的发明者和C发明所处的时期,并概括交通领域所发生的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胜”,结合“资料卡2”评析这一观点。
(3)根据西藏交通发展“资料卡3”及所学知识,说说西藏交通能“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玉米喜高温,生长期较短,苗期较耐旱,后期需水量大。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我国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相继建成了一些玉米制种基地。目前,河西走廊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1)若A山顶的气温为12.5℃,仅考虑海拔因素,则B山顶的气温为℃。
(2)穿越河西走廊的铁路线是线。
(3)从气候、水分等方面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玉米制种基地的优势条件。
(4)有人建议河西走廊进一步扩大制种产业规模,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2017-05-30更新 | 3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4)
【推荐2】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写出下列名称:铁路线:①,③;铁路枢纽:C;D
(2)南京市某学生小明要乘火车到济南参加夏令营,请你写出他所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
(3)图示区域分布着我国重要的工业区工业区.铁路线①②连接着我国两大工业基地
(4)A河流干流横贯东西,与多条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即沟通内地与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被誉为“”;A河水能丰富,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段.
2016-11-18更新 | 5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两幅局部地区地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A、B两地地理位置、社会发展程度方面有何相同点?
(2)A、B两地发展农业有何差异?请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上述A、B两地农业生产各具特色,这对发展区域经济有何启示?
2019-08-31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