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上) >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7174213
根据张骞出西域的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受谁的派遣?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2)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3)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重要意义?
(4)张骞历经千辛万苦,前后两次完成出使西域的使命,对促进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能从张骞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知识点】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寻根文化,共享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1)写出材料一中荀子和庄子所属学派,并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

材料二:古代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英国历史学家的约翰.索利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作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对于古希腊文化的繁荣,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


   (2)材料二中的“她”指的是古希腊哪一城邦?对于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你赞同哪个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阐述理由。

材料三: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石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以及来自罗马诸省的玻璃、珊瑚、珍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请写出材料三所描述的商道的名称,该道的开辟对社会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2021-03-26更新 | 6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交相辉映并相互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

——《开放与兴盛的唐朝》

材料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尤其是东西方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

材料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


(1)根据上图判断,图中甲区域是哪一国家?乙区域是我国的哪一朝代?联系两国的重要商道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运用史实,举例说明唐朝文化“大出大进”的特点。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史实论证“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4)结合上述四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对待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的正确态度。
2021-03-11更新 | 6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图


材料二:公元前138年,他应召出使西域,穿越戈壁荒漠,风餐露宿,途中一行被匈奴人拘留了十多年,寻找机会逃脱西行。在归途中再次被匈奴拘捕,后乘乱逃出,返回汉朝。

材料三:在汉代的城市街头,就能看到古罗马魔术艺人的表演。唐代朝廷上下,非常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1)观察上图,古代印度和古代罗马分别是图中的哪个地方?西汉时期,人们把什么地方称为西域?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应哪位皇帝之召出使西域?他这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3)列举西汉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物品一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丝绸之路在巩固国家统一和东西方交流史上的作用。

2018-12-01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