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世界历史 >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 日本的大化改新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 题号:870060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 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1)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判断这是哪一国家的哪一著名改革?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改革经济上的内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改革给这一国家经济、政治带来怎样的变化?
(4)这次改革效仿的是哪一国家的制度?对我们有何启示?
【知识点】 日本的大化改新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后的第一个纪念日。上午,南京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全城鸣笛向死难者致哀。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活动,习近平发表讲话。

材料三:“日本军在年底占领了首都南京,届时杀害了据说达30万人的俘虏及市民,暴行及掠夺不断,遭到了国际舆论的严厉谴责(南京事件)(注1)。”

注1:“对于被杀害的中国人数存在各种说法

——日本书籍新社

请回答

(1)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日本在古代史上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

(2)材料一中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什么战争?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的又是什么战争?

(3)19世纪中期,日本民族矛盾激化。未来改变现状,日本又拜欧美为师,它是通过什么活动向欧美学习的?:

(4)从日本发展的过程,你认为值得我们借鉴的有哪些?

(5)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给我们的启示

(6)根据材料二。三内容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2018-08-17更新 | 5次组卷
非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与春秋战国之际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交相辉映。


(1)古希腊与古代中国文明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相同点?根据自然环境不同将两种文明予以分类。

材料二: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无须赘述骑士们的装备对于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具有何等意义。……中国的……”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2)促使欧洲封建骑士产生的中国发明最有可能是什么?
(3)材料中的省略部分提到了中国的两大发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大发明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

材料三:7世纪以来,日本遣唐使团多次远赴中国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和文化,皇室和改革派以及曾经到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成为日本当时改革的重要力量。7世纪中期的一场重要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

8世纪中叶,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与中国唐朝的边境相连。阿拉伯帝国时期是阿拉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时期。阿拉伯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4)材料中提到的重要改革是指日本的什么改革?这次改革效仿唐朝在政治上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追根溯源最早由谁创立?其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主张?
(5)根据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概括阿拉伯文化辉煌灿烂的一个重要原因。请写出1项与中国有关的史实印证材料三中划线部分的观点。
(6)根据上述材料,从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两个角度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022-10-09更新 | 5次组卷
非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3】学习历史需要对比与整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改革篇】

史料1:“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史料2:“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史记·尚君列传》


(1)两则史料各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两次著名改革?这两次改革都非常重视土地变革与农业发展,请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历史人物篇】
言论言论者人物评价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亚圣”,儒家学派代表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医圣”,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郾城大捷,精忠报国,抗金英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抗元名将,拒绝受降,从容就义

(2)根据上表,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民族融合篇】

学界认为,“民族交融”是民族理论中的一个新概念,它与“民族融合”有着本质的区别。民族融合包含着民族差异的消失、民族消亡的意思,而民族交融则包含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意思。


(3)依据上述定义,请例举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和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例,并指出元朝时期出现民族融合高潮的原因。
2021-07-11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