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卷
全国 五年级 单元测试 2021-06-23 41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 观察地形图可以发现,我国的东部地区大多为________,西部大多为________。岩石________会改变地形地貌。
2021-06-2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卷
填空题 | 较易(0.85)
2. 促使地形发生变化的力量既有外力作用,也有内力作用。其中褶皱、断层、火山、地震属于____________作用。
填空题 | 适中(0.65)
4. 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____________的地方,在坡度比较____________的地方应该植树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____________
填空题 | 适中(0.65)
5. 王师傅种花时,他先在花盆底部的孔洞上放上纱窗布,然后再放入泥土,栽种植物,他放纱窗布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6-2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卷

二、判断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题 | 适中(0.65)
6. 地球表面形成海洋、陆地、高原、平原、山脉等多样的地形,离不开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各种自然力量的作用。 (      )
判断题 | 较易(0.85)
7. 把长满树木的丘陵改造成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      )
判断题 | 适中(0.65)
9. 把土块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后,会看到有分层的现象。                                 (      )
判断题 | 较易(0.85)
10. 水流速度越大,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
判断题 | 较易(0.85)
13. 在大山里,很多植物都生长在岩石的缝隙里,这些植物的生长会加快岩石的破碎,促进岩石的风化。(      )
判断题 | 适中(0.65)
14. 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
2019-11-02更新 | 10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2020学年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
判断题 | 适中(0.65)
15. 海滩边常常会出现一个个的岩洞,这主要是由于受到海水的侵蚀而形成的。     (      )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6. 地形图上不同颜色表示的地形各不相同,(       )代表海洋。
A.绿色B.蓝色C.黄色
选择题 | 适中(0.65)
17. 2018年12月16日,四川省宜宾市发生了5.7级地震,此次地震发生在(       )内。
A.地幔B.地壳C.地核
选择题 | 较易(0.85)
18. 在我国火药还未发明应用的战国时代,李冰用“火烧水激”的办法凿开岩石,修成都江堰。这是人们利用(       )可使岩石改变的原理。
A.冷热作用B.流水作用C.动植物作用
选择题 | 较易(0.85)
19. 楠溪江的狮子岩酷似一头躺着的狮子,其形成的原因可能跟(       )有关。
A.风化B.火山喷发C.地震
选择题 | 适中(0.65)
20. (       )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
A.岩石的风化B.河流的沉积C.火山和地震D.冰川的侵蚀
2021-06-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21. 据考察,海南省海口市东寨港附近几米深的海水下,有72座保存完好的百年古村落,潜水员发现这些村落的建筑时,就好像里面还有人生活似的,但其实早已是人去楼空。根据以上描述,下列因素中最不可能导致古村落沉入海底的是(       )。
A.火山喷发B.地震C.岩石风化
选择题 | 适中(0.65)
22. 台州市路桥区,位于浙江沿海中部,中国黄金海岸中段,这里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开阔。路桥的地形属于(    )。
A.丘陵    B.平原   C.盆地
选择题 | 适中(0.65)
23. 取一块土壤放入水中、搅拌、静置的沉积实验时,下列描述的现象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把土壤倒入水中有气泡产生
B.搅拌后有一些植物残体浮在水面
C.搅拌后轻的颗粒先沉积
D.搅拌后重的颗粒先沉积
选择题 | 适中(0.65)
24.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叶落归根”是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这是因为枯死的树叶可以转变为土壤的(       )。
A.矿物质颗粒   B.植物的根  C.腐殖质
选择题 | 适中(0.65)
25.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河长522.22千米。自源头起,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经杭州湾注入东海。结合上述阅读材料,并根据自己的日常观察,经杭州城区这段江流应该属于钱塘江的(       )。
A.上游B.中游C.下游
选择题 | 较易(0.85)
26. 地震是一种会带来巨大灾害的自然现象,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适合的是(       )。
A.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
C.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2022-12-16更新 | 38次组卷 | 22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滚动测试(十八)
选择题 | 适中(0.65)
27. 东非大裂谷是(       )形成的。
A.两大板块拉张B.河水冲刷C.大地震
2021-06-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28. 我们看到布满大石头的河床,可以初步判断这是河的(       )。
A.上游B.中游C.下游
选择题 | 适中(0.65)
29. 在探究岩石变化的实验中,岩石为什么要反复进行加热和浸水?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主要是为了收集更多数据,提高数据准确性
B.主要是为了检测岩石是否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C.主要是为了减少冷热作用对岩石造成的影响
D.主要是为了模仿气温变化对岩石的长期影响
选择题 | 适中(0.65)
32. 在被侵蚀严重的土地上,植物无法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某些植物不适应B.气候条件不好
C.没有足够的土壤向植物提供养分

四、连线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连线题 | 适中(0.65)
33. 把地形的特点与名称对应连起来。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盆地
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山地
海拔较高,地面开阔               丘陵
四周高山,中间平坦               高原
2021-06-2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卷
连线题 | 适中(0.65)
34. 不同区域的河床特点。
上游                           细沙
中游                           大岩石
下游                           鹅卵石

五、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5. 地球表面地形的研究。

(1)如图是一幅中国地形图,从地形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主要的地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地形具有________的特点,上海主要属于________地形,它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
(3)从地形图上我还能获得________等信息。
(4)除了地球内部运动会引起地球表面地形的不同外,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也会引起地形变化。
2021-06-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36. 结合自己所学,回答问题。
(1)河水对陡坡的地方,主要产生了______作用;在缓坡的地方,发生了________现象,所以在大江大河入海口往往是_______地形。
(2)在河岸边取少量土壤放入清水中,发现有许多小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___;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用滴管吸取少量土壤浸出液,滴在铁勺中,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水分蒸发后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然后再观察杯中的沉积物,发现越下面的颗粒越__________。沉积在杯子底部的直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是 _________
(3)土壤中还有一些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它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4)在观察土壤过程中,除了肉眼观察,我们还可以借助__________来仔细观察它的成分。

六、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某小组做了雨水侵蚀土地的实验,他们先在一个长方形塑料盒中堆了一个斜坡地形,并用小铲子稍稍拍紧,再在土的边沿造一个垂直的“悬崖”,再用喷水壶把水喷到斜坡上。

37.该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用喷水壶喷水代表的是__________
38.在实验中,斜坡上形成许多“小河”,“小河”中的水与喷水壶中的水不一样,变得_________
39.原来,在喷水对地表的侵蚀过程中,(       )很容易被径流带走。
A.石块B.植被C.黏土和细沙
40.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会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请用该实验中的现象进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一个现象即可)。
41.这个实验中,(       )便是侵蚀的开始。
A.水刚喷出来B.喷出的水降落到土堆上C.喷出的水带走泥沙
42.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有无植被覆盖、________________
43.沟谷的形成主要是(       )。
A.流水的沉积作用B.风力的搬运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
44.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大洪灾后,我国政府决定严禁砍伐长江上游的树木。这项措施对上游地区来说,主要是为了(       )。
A.改善大气质量B.防止水土流失C.保护珍稀野生植物资源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

试卷题型(共 37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5
判断题
10
选择题
17
连线题
2
综合题
2
实验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地球与宇宙科学
2
技术与工程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65常见岩石表面特征
20.85地球内部结构
30.85土壤的主要成分
40.65设计意图
50.65树立保护土壤的意识
二、判断题
60.65地壳运动
70.85树立保护土壤的意识
80.65水流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90.65土壤的主要成分
100.85水流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110.65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20.85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130.85常见岩石表面特征
140.65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150.65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三、选择题
160.65海洋
170.65地震
180.85常见岩石表面特征
190.85常见岩石表面特征
200.65地震
210.85地壳运动
220.65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230.65土壤的主要成分
240.65土壤的主要成分
250.65河流
260.85地震
270.65地球内部
280.65水流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290.65常见岩石表面特征
300.65水流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310.65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320.65土壤上生长的植物
四、连线题
330.65地球表面
340.65水流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五、综合题
350.65地球表面
360.65水流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六、实验题
37-440.65水流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