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化石的奥秘测试卷2
江苏 六年级 单元测试 2021-11-18 221次 整体难度: 较易 考查范围: 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1. 1823年,(      )是第一个被载入科学史的恐龙种类。鼻子上长有一只短角、额头上长有两只长角的恐龙叫(      ),恐龙的模样是古生物学家凭借(      )复原出的。
2021-11-1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化石的奥秘测试卷2
填空题 | 较易(0.85)
2.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      )(      ),如(      )、外壳、叶子、(      )等,我所知道的活化石有(      )(        )(      )(      )等。
2021-11-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化石的奥秘测试卷2
填空题 | 较易(0.85)
3. 牙齿齐平、适合切断植物的恐龙为(      );牙齿尖锐锋利,适合撕咬动物的恐龙为(      )
2021-11-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化石的奥秘测试卷2
填空题 | 较易(0.85)
4. 现在的马是由5000万年前的______进化而来的。
填空题 | 容易(0.94)
5. 中华龙鸟是一种小型(      )恐龙,嘴里有牙齿。从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鸟类是由(      )演化而来的假说
填空题 | 较易(0.85)
6. 大量的化石被发现与______的运动有关。
填空题 | 较易(0.85)
7. (      )年,达尔文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      )生存了下来,而(      )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正是通过自然选择,从(        )(        ),从(      )(      ),如此发展着,进化着。
填空题 | 适中(0.65)
8. 科学家们通过对动物化石的研究发现,(      )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      )(      )(      )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越是高等的动物,一般出现在较(      )的地层中,越是低等的动物一般出现在较(      )的地层中。

二、判断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题 | 较易(0.85)
9. 剑龙的背部长有菱形的大骨板。(      )
判断题 | 较易(0.85)
11. 二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化石特点是足迹分布比较紧密,而且呈两条直线。(      )
判断题 | 较易(0.85)
12. 现代马前后足都只有中趾着地,便于飞快奔跑。(      )
判断题 | 较易(0.85)
13. 在地球上的鸟与“活化石”小盗龙相似。(      )
判断题 | 较易(0.85)
14. 小恐龙出壳与小鸡出壳很像。(      )
判断题 | 较易(0.85)
15. 德国气象学家赫胥黎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
判断题 | 容易(0.94)
19. 恐龙的发现是考古学家利用化石通过电脑人工合成还原成的。 (      )
2021-11-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化石的奥秘测试卷2
判断题 | 适中(0.65)
真题
21. 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
2019-02-22更新 | 332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8-2019学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2 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练习卷
判断题 | 较易(0.85)
24. 通过对恐龙化石的发掘、清理和复原,人类得到了很多有关恐龙的信息。(      )
判断题 | 适中(0.65)
真题
25. 化石就是生物。( )
2019-02-22更新 | 14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8-2019学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2 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练习卷
判断题 | 较易(0.85)
26. 生命演化史上,生命有大爆发,也有大灭绝。(      )
2021-11-14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化石的奥秘测试卷2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8. 科学家对化石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科学家在实验室清理恐龙化石②包装好化石以免运输过程磨损③利用刷子除去化石上的沙子④化石被还原成一副完整的骨架
A.④③②①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
选择题 | 较易(0.85)
29. 化石不能为假说提供证据的是(       )。
A.大陆漂移学说B.生物进化论C.星球撞击说
选择题 | 适中(0.65)
30. 马的进化过程是(       )。
A.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
B.渐新马、始祖马、中新马、现代马
C.始祖马、中新马、渐新马、现代马
选择题 | 较易(0.85)
33. 最凶残的恐龙是(       )。
A.梁龙B.剑龙C.霸王龙
选择题 | 较易(0.85)
34. 下列现代生物(       )不可能是恐龙的后代。
A.鸟B.鳄鱼C.大熊猫D.蜥蜴
选择题 | 较易(0.85)
36. 从古到今,生物的变化趋势是(       )。
A.由简单到复杂B.由高级到低级C.由复杂到简单
选择题 | 较易(0.85)
37. 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化石的是(       ) 。
A.爬行动物B.恐龙C.鸟类D.最早的鱼类
选择题 | 较易(0.85)
39. 根据化石证据,以下生物中(       )出现得最早。
A.原始鸟类B.三叶虫C.恐龙
2021-11-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化石的奥秘测试卷2

四、连线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连线题 | 适中(0.65)
40. 将左边的动物出现的时期用直线连起来。
恐龙                                        225万年前
最早的爬行动物                           410万年前
原始鸟类                                     345万年前
最早的鱼类                                 150万年前
最早的哺乳动物                           210万年前
最早的两栖动物                           500万年前

五、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实验
41.甲图,恐龙1与恐龙2的头骨有哪些不同?至少写两点

42.甲图,推测恐龙1和恐龙2分别属于哪种食肉性动物?为什么?
43.乙图中,最高的是模型(      ),最长的是模型(      ),最大的是模型(      )
44.为了准确知道恐龙模型1的长度,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
A.直尺B.手C.回形针
45.为了减少误差,实验的测量次数是(       )。
A.一次B.二到三次C.无所谓

六、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46. 说一说恐龙是怎样被发现的?
简答题 | 适中(0.65)
47. 化石是如何证明大陆漂移说的?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

试卷题型(共 43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8
判断题
18
选择题
13
连线题
1
实验题
1
简答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生命科学
2
地球与宇宙科学
3
技术与工程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20.85灭绝生物与当今生物的比较
3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40.85现代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50.94已经灭绝的生物
60.85地壳运动
70.85现代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80.65现代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二、判断题
9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100.85现代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11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120.85现代生物与古代生物的关系
13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14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150.85著名工程师、发明家的研究事迹
160.85现代生物与古代生物的关系
17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180.85现代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190.94已经灭绝的生物
20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210.65化石能源及其形成
220.65已经灭绝的生物
230.65现代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24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250.65化石能源及其形成
26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三、选择题
27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280.65现代生物与古代生物的关系
29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300.65现代生物与古代生物的关系
310.94现代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320.85著名工程师、发明家的研究事迹
33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340.85现代生物与古代生物的关系
350.85常见岩石表面特征
360.85现代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370.85现代生物与古代生物的关系
380.85现代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390.85已经灭绝的生物
四、连线题
400.65现代生物与古代生物的关系
五、实验题
41-450.65已经灭绝的生物
六、简答题
460.65已经灭绝的生物
470.65著名工程师、发明家的研究事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