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11056706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应选择__(填“玻璃板”或“平面镜”)来完成实验;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处,小丽沿垂直板面方向将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后放稳,则未点燃的蜡烛相距__才能与的像完全重合;
(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将光屏放在蜡烛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填“虚”或“实”)像;
(4)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乙所示,蜡烛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芳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如表。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______
(2)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因为______
次数物距/cm像距/cm
15.05.0
28.08.0
312.012.0

(4)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______
(5)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______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2021-12-02更新 | 5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同学计划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为平面镜)和一把刻度尺“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的关系”,平面镜与水平纸面垂直,A和B是两个形状完全相同但高度可以调节的伸缩杆,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伸缩杆A调到适当高度,用刻度尺测量其高度为h,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伸缩杆A放在平面镜前5cm处,将伸缩杆B放到平面镜的另一侧,调节B的位置和高度,从不同角度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测量此时B的高度为H,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伸缩杆A放在平面镜前10cm处,将伸缩杆B放到平面镜的另一侧,调节B的位置和高度,从不同角度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测量此时B的高度为H,记录在表格中。
④多次改变伸缩杆A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②和③,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该同学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他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
(3)改正问题后该同学重新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
2021-08-09更新 | 21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小鲁用如图1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按规范要求调整铁圈A的高度时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乙,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则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小巴同学用如图2甲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图2乙是小巴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__________。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来确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转换法
小巴正对玻璃板,为了让她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见蜡烛A的像,她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__________(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2024-06-04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