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机械运动 > 速度 > 速度的计算 > 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2 题号:1110372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梯与摩天大楼是哪一个先问世的?如果你认为是后者,那就错了。事实上,正是电梯的发明引起了建筑师们的注意,从而想到利用电梯可使人们自由地出入高楼的每一层,免于爬楼之苦。因此他们认为,建造摩天大楼是可行的。据报道,安装在我国上海中心大厦的“火箭”电梯,其攀升速度创造了20.5m/s的世界纪录,从1楼到118楼只需短短55s。
电梯的典型结构包括滑轮、轿厢、钢丝绳、配重、电动机、安全装置和信号操纵系统等。如图甲所示,是某种升降电梯工作原理图。电动机和配重通过钢丝绳分别给轿厢施加拉力,连接轿厢的两根钢丝绳非常靠近,轿厢与配重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电动机通过切换转轴的转动方向,使轿厢升降自如。

(1)图甲中A滑轮是__________(定/动)滑轮,B轮滑__________(能/不能)省力;
(2)上海中心大厦内的电梯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电梯,在载重一定的情况下,下列最能体现该电梯运行特点的是__________
A.做功多B.安全可靠
C.功率大D.做功少
(3)如图乙电梯在2至8秒钟上升过程中,轿厢的速度__________,配重的重力做功功率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4)如图乙所示是某次电梯满载上升时的v-t图像,若配重的质量为450kg,空轿厢的质量是550kg,额定载荷是1100kg。电梯匀速运行阶段,配重的重力做功__________J(g取10N/kg);
(5)如图乙所示,不计钢丝绳重和一切摩擦,该电梯满载匀速运行时,电动机钢丝绳对轿厢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__W。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滑雪

如图所示,当滑雪者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下滑时,你是否想到为什么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
白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踏着滑雪板的人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与雪地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层气垫上滑行。这层气垫不但对滑雪板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并且减小了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然而,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如果滑雪者在雪地上停留超过一秒,就会沉下去。
(1)踏着滑雪板时不容易陷入雪地里是因为滑雪板能够增大______从而使雪地受到的压强______
(2)滑雪者从雪坡上滑下时,其所受重力方向______(选填“垂直于雪坡”或“竖直”)向下;
(3)若滑雪板的长1.5m、宽12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为______m/s,他才能不会在雪地上下沉。若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720N,当其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______Pa;
(4)空中技巧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能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运动员在空中翻滚时只受到______作用。

2022-03-12更新 | 960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请阅读《频闪照相》并回答问题。

频闪照相


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确定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流逝有怎样的变化。但是物体在运动时位置不断改变,时间不断推移,如何有效的同时记录两个不断变化的物理量呢?
同学们是否注意过,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会不断地发出闪光的信号,这个信号灯每隔相等的时间就会闪一下、根据这个闪光,即便是在黑夜我们不但能方便的确定飞机的位置,还可以估计下一次闪光时飞机在哪里,以及判断飞机的升降状态和飞行方向。
我们由此获得启发,是否可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每隔相等的时间拍摄照片记录位置从而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呢?其实这就是“频闪照相”,顾名思义就是频繁闪光拍摄的照片。具体说就是在暗室中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保持拍摄状态,但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 s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只有大约1/1000 s。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减少闪光的间隔就会使物体的位置变化更为精细。
如图为一张羽毛球飞行时的频闪照片,由于羽毛球通过任意两个相邻位置所用的时间相等,所以如果两个相邻位置间距离较大就意味着速度较大。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羽毛球从最高点下落后,速度越来越大。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从A点沿着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做______直线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2023-04-26更新 | 410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人机作为空中平台,以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轻型光学相机、激光扫描仪等设备获取信息,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按照一定精度要求制作成图像。无人机航拍影像具有高清晰、高现实性的优点。下表是某小型无人机的部分参数:

参数名称

最大飞行半径/km

最大巡航速

度/(km/h)

电池电压/V

电池容量/(mA·h)

电动机额定功率/W

拍摄速度

/(帧/秒)

数据

5

50

24

2500

20

11000

(电池容量=放电电流×放电时间,例如,1mA·h是指以1mA的电流能连续工作1h。帧/秒是指每秒拍摄的画面数)

(1)人们是利用遥控器通过传输信息操控无人机的,其有效操控距离最大为________km;
(2)无人机拍摄地面图像时,减小悬停高度可以使图像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为了使照片更清晰,还应将摄像机的镜头适当________(选填“前推”或“后缩”);
(3)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限速120km/h。如图甲所示,交警部门利用无人机进行高速公路通行情况的实时监测。一辆小轿车在通行0.5m的过程中,高速摄像机拍摄帧数为110帧,据此判断小轿车________(选填“超速”或“不超速”);镜头到汽车的距离u与镜头焦距f的关系为________
(4)如图乙是无人机竖直向上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在0~5s内,无人机受到的升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如图丙是同一架无人机在执行某次任务过程中未更换电池情况下的s-t图像,若第一次、第二次受到的升力分别为F1F2,则F1________F2(选填“>”“<”或“=”)。
2023-04-11更新 | 3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