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透镜及其应用 >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结论
题型:实验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9 题号:1111698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王柯和周宏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45 cm位置时,移动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填选项序号)。
A.只看到上半部分            B.只看到下半部分             C.看到完整的像,但亮度减弱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的“F”光源替代蜡烛,实验装置如图1乙所示。

(1)如图1甲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_cm。
(2)实验前,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___________
(3)如图1乙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 ___________、倒立的实像,此成像原理可应用在 ___________
(4)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_____,小明用与光源相同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
(5)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图1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C.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6)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2甲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不透光的光屏上所成的像为 ___________
2023-12-29更新 | 208次组卷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刻度线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这是______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再将蜡烛从光具座上处移到刻度线处,若使烛焰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___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此过程中,烛焰移动的速度___________烛焰的像移动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24-03-13更新 | 101次组卷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3】高晗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他发现烛焰的像不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调整所成像的位置,使其在光屏的中央。他的办法有:

(1)如果是凸透镜的高度不恰当,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移动;
(2)如果是光屏的高度不恰当,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
(3)如果是烛焰的高度不恰当,应将烛焰向________移动;(移动的器材方向均选填“上”或“下”)
(4)如果蜡烛放在A位置时,在B位置的光屏中央正好成像,成像的特点和生活中________应用的原理一样。
2024-01-17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