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2212665
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这是为了______。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法”或“理想模型”);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______(选填“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4)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号,测得BA的距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为______ cm;
(5)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_____运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将棋子A放在透明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棋子A的像

(1)透明玻璃板应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选择另一个与棋子A完全相同的棋子B在玻璃板后的坐标纸面上来回移动,直到棋子B移到某一位置时,从不同角度观察,B与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乙,选择完全相同的棋子的原因是_________
(3)若在棋子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白纸,白纸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021-03-24更新 | 6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兴趣小组同学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了相关探究,请完成以下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和一块透明玻璃板进行探究。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 _____。实验中用到三角板,其主要作用是判断垂直,即①判断 _____,②判断像与物体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
(2)小明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反射面GH,用一组相同木块进行实验,改变木块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若不使用测量器材,要验证物、像是否关于镜面对称,接下来小明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_____
(3)小明又选了两组木块,分别进行了如图丁、戊所示的操作。分析乙、丁、戊三次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选用大小不同的木块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_____
(4)小明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时,发现木块的像较暗、不易辨识,联系日常照镜子的经验,解决方法是 _____(选填“照亮木块的像”或“照亮木块”)。
2021-12-30更新 | 13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而且应当选用较_____(薄或厚)的玻璃板;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_____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会”或“不会”)承接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虚”或“实”)像。
2020-09-23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