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机械运动 > 速度 > 速度变化的探究实验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2 题号:15093096
某小组同学根据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树叶落地和苹果落地的现象,提出了两个猜想:
猜想一: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
猜想二:高度低的物体先落地。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该组同学分别使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用频闪相机记录小球下落的时间,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表一:(100克的铜球)
实验序号高度(米)时间(秒)
120.6
2101.4
3202.0
表二:(200克的铜球)
实验序号高度(米)时间(秒)
420.6
5101.4
6202.0
表三:(300克的铜球)
实验序号高度(米)时间(秒)
720.6
8101.4
9202.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与7或2、5与8或3、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不同质量的铜球,从相同高度落下,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相同质量的铜球,所处高度越高,落地所用时间越长。
(3)小王同学猜想物体下落的快慢可能还跟物体材料有关。请你在表四中填上相关的内容。
表四:______
实验序号高度(米)时间(秒)
1(18)/
2(18)/
3(18)/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_____.(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段的平均速度 vAC _____.(填“大”或“小”)
(4)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_____cm,tBCB=_____s,vAC=_____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 小车到达 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理由是: _____
2018-12-05更新 | 24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请阅读《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回答问题。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像中的图线可以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
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

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
例如,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步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图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图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步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步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步行的路程。

(1)根据图所示的图像,预测小宇步行10s的路程为________m。
(2)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两车做的都是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两车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3)图所示是表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相关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2021-11-13更新 | 16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为1cm、长约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1)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此实验中,我们研究______(选填“玻璃管”或“水柱”或“气泡”)的运动情况,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没有立即计时,这是因为此时______
(2)探究中,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A.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读一次路程,求出每一时间段内的速度进行比较
B.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
C.让气泡上升,直接读出上升过程中某几个时间段内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进行比较
其中合理的,且实验误差较小的是______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选填“快”或“慢”)。通过实验你发现气泡上升的快慢与______有关(请写出一个因素);
(4)实验中气泡经过A点开始计时,测出气泡从A点运动到10cm处、20cm处、30cm处、40cm处所用时间分别为10.0s、20.0s、30.0s、40.1s;根据测量结果,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上画出st图象:______
(5)根据(4)中的数据可判断气泡做______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022-02-01更新 | 3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