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电磁学 > 欧姆定律 >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7 题号:15585419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通电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电路中电流变大,导线不得交叉)(      )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电流表几乎无示数,则故障为定值电阻R______(填“短路”或“断路”);
(3)图乙是小组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当R的电阻由5Ω更换为时,闭合开关后,为使R两端的电压______(填“改变”或“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滑动;若实验中R的阻值分别是,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是______
(4)通过数据,得到结论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已知电源电压恒为3V,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25Ω共五个,滑动变阻器:R1“10Ω1A”和R2“15Ω 1A”。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__,连接后,检查时发现电压表、电流表位置互换了,若此时闭合开关,电流表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烧坏。
(2)正确连接电路后,改变R的阻值,调节变阻器滑片P,依据实验数据作出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图乙),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
(3)实验中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___(填“R1”或“R2”)。
   
2023-09-10更新 | 51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小明利用4节新干电池,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铭牌上标有“40Ω,1A”的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1)小明连接好如图所示的电路,检查时发现电路中有一处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___________
(2)电路改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此时电路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___________路;
(3)排除故障后,根据I-R图像可知,当小明将10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5Ω的定值电阻后,直接闭合开关,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原来基础上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_V,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4)当小明将2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V,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完成实验探究后,根据I-R图像可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3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研究“导体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利用了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和变阻器进行了探究,变阻器规格是“10Ω 1A”,电源电压4.5V并保持不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请用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连线).
(        )
(2)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对电流表的操作应该是_____
(3)正确连线后,闭合开关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且超过满刻度,原因可能是电阻R出现_____现象.
(4)排除故障后,先接入15Ω的电阻,调节滑片时电压表示数为3V,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2A;用10Ω电阻代替15Ω电阻接入电路,应将滑片向_____端(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保持3V,并记录下电流表示数为0.3A;用5Ω电阻代替10Ω电阻接入电路,正确操作,电流表示数为0.6A.
(5)分析三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_____
(6)王强同学继续探究:他用了30Ω的定值电阻代替原来的电阻实验,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不能满足电压表示数为3V,原因是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要使电压表示数保持3V,要求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最少为_____Ω.
2016-12-07更新 | 2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