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热学 > 温度与物态变化 > 熔化和凝固 > 熔化与凝固现象 >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6 题号:18642746
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_________现象;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_发生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水蒸气发生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看到的白雾会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沉”);
(3)实验后,碘锤还在热水中,同学们就离开了实验室。第二天再进实验室时,发现碘锤中的碘蒸气不见了,碘锤内壁上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
①第一天实验后,他们做的不规范的地方是:_________
②碘锤内壁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蒸气_________形成的。
22-23八年级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减小,汽车易左右滑摆.同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专家研究表明,气温不同,积雪的厚薄不同,对汽车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 15 cm,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 使熔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l)提出问题:在相同气温条件下,水为什么不再结冰了__________?
(2)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
①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针对你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正确性__________.
2018-10-17更新 | 63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小丽和小明分别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的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______(选填“块状”或“粉末状”)的萘,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______
(2)实验中,根据______判断萘开始熔化;
(3)分析图乙可知,萘的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__分钟,萘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
(4)小明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024-03-07更新 | 34次组卷
【推荐3】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左侧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并汽化;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选填“吸”或“放”)热直接变成碘颗粒。
2023-04-21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