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9 题号:19681804
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 _____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_____,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 ______,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综上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_____
(5)若在玻璃板后放置一块木板,蜡烛A 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通过玻璃板成像。
2023九年级·广西·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所示同学们在复习时,再次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小明和李梅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李梅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她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下表。

玻璃板厚度/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像距/cm

3.00

5.80

8.70

3.95

6.50

9.35

3.18

5.40

7.85

物距/cm

2.65

5.50

8.35

3.30

5.95

8.72

2.05

4.30

6.90

像距与物距

的差值/cm

0.35

0.30

0.35

0.65

0.55

0.63

1.13

1.10

0.95

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______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你认为应该选择较______(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______(填“实像”或“虚像”),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她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填“mm”或“cm”)。
2022-09-15更新 | 2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__
(2)实验时,取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验证物与像________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016-12-07更新 | 58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______
(3)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大小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发现它与A的像可以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______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纸板贴在玻璃板背面,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纸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眼睛要在蜡烛______ (填“A”或“B”)一侧进行观察,才能发现纸板上没有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 (填“实”或“虚”)像;
(5)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1cm,则蜡烛A与它的像的距离变化______cm,像的大小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2-01-27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