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 > 滑轮及滑轮组 >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 滑轮组承重绳子段数与绳端拉力、移动距离的关系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19791336
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每个钩码质量为200g,相同质量的钩码数量足够多。他的实验规范操作正确,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钩码质量/g

钩码上升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绳端移动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00

10

0.8

30

2

800

10

30

3

(1)第2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保留1位小数);
(2)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可能比较符合的图是______
A.   B.   C.   D.   
(3)如果继续增加挂在该滑轮组下钩码的个数,仍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已知实验中所用细绳能够承担的最大拉力是20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可忽略不计)以测得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约为______ (保留1位小数);

(4)与小明同组的小白同学利用相同的实验器材,测得提升一个200g钩码的机械效率为70%,你认为造成他与小明测得的机械效率(η=83.3%)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每个滑轮重相同。

(1)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小明正确操作并收集到如图a、b、c所示三个滑轮组的实验证据如下表所示:

滑轮组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绳子自由端移

动距离s/m

a

b

c

①使用滑轮组提升钩码的过程中,应该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②在收集c组实验数据时忘记收集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请你根据已有知识补充完整sc=_______m;
③根据a、b两组数据可得: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根据b、c两组数据可得:当滑轮组提升的物重相同时,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2022-08-21更新 | 6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华用图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高度h/cm拉力F/N机械效率η/%
12101.0
23101.471.4
36102.580.0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一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3)分析数据可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4)小华用该滑轮组再次匀速提高同样多的钩码,但钩码上升的高度比原来高,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22-02-06更新 | 147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如表,实验装置如图1,

次数

钩码重

G/N

提升高

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

的距离s/m

机械

效率η

1

2

0.1

0.9

0.3

74%

2

4

0.1

1.6

0.3

83%

3

6

0.1

2.3

0.3

(1)在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还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被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___________,小明所用的滑轮组,其动滑轮重一定小于 ___________N;
(3)在测量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弹簧测力计运动时不便于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读数,测得的机械效率 __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如图甲、乙所示,小明接着用甲、乙两个动滑轮将物体A、B匀速竖直提升相同高度,已知GB=3GA,两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相等,忽略绳重和摩擦,拉力做功WW=___________,若在A、B下方均增加重为G的钩码,匀速竖直提升相同高度,则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η(选填“>”、“=”或“<”)。
   
2023-05-07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