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透镜及其应用 >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2118327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勇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3)图乙中光屏上能够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若始终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适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如图甲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如果保持图甲中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应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_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小明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和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5)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这时需要_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光屏。
(6)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8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____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像是图丁中的___________(选填“1”“2”“3”或“4”)。
2021-06-02更新 | 42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小林在较厚的玻璃板M(未镀膜且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高8cm,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处。
   
(1)在实验中,小林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1A2处,如图乙所示,其中A1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 _____(填“P”或“Q”)平面镜成像得到的;
序号1234
物距u/cm4.25.06.810.0
像距v/cm3.74.56.39.5
(2)若实验中,小林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使B蜡烛与A的像重合,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 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小林以P为反射面,经过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主要原因是误把像到Q的距离当成了像距,根据数据可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 ________cm。
2023-05-31更新 | 18次组卷
【推荐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__________,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该实验应在较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3)如果用纸板将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
(4)小明将一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____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5)完成图乙中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
2023-12-29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