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2 题号:21619847
小峰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用两段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网上看到一个神奇的实验,利用四个梯形的塑料片,围成一圈立在手机上,就可以将手机上的影像成像在空中,形成具有“3D”效果的“全息投影”。老师告诉他,这实际上运用了平面镜成像,小明立马对平面镜成像产生了好奇,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准备选用图乙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时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目的是___________。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___________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其中A与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将蜡烛A点燃,小明___________
A.在蜡烛A一侧向右观察
B.在蜡烛B一侧向左观察
C.随便哪一侧向对侧观察
(3)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发现当蜡烛A远离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4-06-05更新 | 50次组卷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2】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与水平桌面重直的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______(填“点燃”或“没点燃”)的蜡烛B。移动B,发现A烛焰的像出现在B“身上”,如图甲所示,说明他在器材选择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2)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______(填 “A”或“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且它们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3)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丙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______(填 “A”或“B”)是反射面。
2021-07-01更新 | 865次组卷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______(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2020-12-27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