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22122054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

(1)实验在__________(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完成较好;

(2)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3)选用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__关系;

(4)移走后面的蜡烛,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上光屏,在像的一侧观察,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

(5)小明将蜡烛A向玻璃板移近,则蜡烛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才能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6)同组的小红提议用棋子代替蜡烛做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此实验中,玻璃板要求竖直放置,而小明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却不会竖直安装,其主要原因是为了__________

A.造型奇特             B.减小外界噪音的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从玻璃板上看到蜡烛是由光的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选填“A1”“A2”或“A3”);
(5)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______
A.2cm  B.1cm  C.0.5cm  D.0cm
2022-10-18更新 | 382次组卷

【推荐2】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_________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5cm处,小丽沿垂直板面方向将A以5c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2s后放稳则未点燃的蜡烛B与A相距_________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5)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乙图),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_________(选填“偏高”或“偏低”)。
2024-02-04更新 | 3次组卷
【推荐3】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所成的像更清晰,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采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
(2)实验时,小华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与A大小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使其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过程中视线在 _____(选填“蜡烛A侧”或“蜡烛B侧”)观察;
(3)B与A的像完全重合后,取走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一个光屏,不透过玻璃板,在蜡烛B这一侧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发现光屏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 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小华在:实验中发现,蜡烛的像比蜡烛本身要暗一些,这是因为光射到玻璃表面时,有一部分光发生了 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进入玻璃的缘故;
(5)上晚自习时,小华发现自己在玻璃中的像有“重影”,即玻璃中出现了两个像。其中,较清晰的像是由玻璃的 _____(选填“前”或“后”)表面形成的。
2022-09-22更新 | 1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