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22228262
小红在复习时回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一实验,如图所示,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器材有:平面镜、平板玻璃板、刻度尺(量程0~20cm,分度值1mm)、两只等大的蜡烛、火柴、白纸、记号笔、光屏。

(1)小红应选择________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原因是:______________;在探究活动中对它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
(3)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芳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如表。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______
(2)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因为______
次数物距/cm像距/cm
15.05.0
28.08.0
312.012.0

(4)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______
(5)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______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2021-12-02更新 | 5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过程方法实验中,用______代替平面镜,运用了换元法,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序123
物距/cm51015
像距/cm51015

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
问题讨论如图所示,把纸板NOF______,在NOF面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

2019-08-25更新 | 5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3cm。

(1)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应该在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蜡烛B,观察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
(2)小明用5号电池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5号电池的像,请你想个办法能看清5号电池的像,应该采取的做法是照亮5号电池________;(选填“A”或“A的像”)
(3)移去玻璃板后面的5号电池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5号电池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8m的人,站在镜前3m处,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玻璃板的右侧部分打碎了,左侧玻璃板的位置没有变化,则蜡烛A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左侧玻璃板成完整的像。
2024-03-07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