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22401000
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他在水平桌面上方的白纸上竖立了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便于______像的位置。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弱此影响可选用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如图所示,小明拿另一支外形相同但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能承接到像时应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
(4)为了让左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镜中成像的特点:

(1)选茶色玻璃板,而不选日常生活的镜面作为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选两个相同棋子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
(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将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
(3)将一张卡面放到棋子B的位置,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卡,卡上没有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像。
(4)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_____,重复实验。
(5)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_____
(6)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选填“能”或 “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判断:越靠近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人在玻璃门中的像_____(选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2020-10-13更新 | 121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________(选填“像”或“物体”)的位置,实验时应选较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2)为了得到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需要将镜前蜡烛放在_____位置进行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
(3)将蜡烛远离平面镜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一光屏放在镜后,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_____地立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这是为了在纸板ENF 上同时呈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在纸板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2020-12-23更新 | 132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3】小琳在照镜子时发现,她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于是她想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她按图甲摆放器材,进行实验。

(1)她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确定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的_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_
(3)改变A的位置,重复实验,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4
6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4
6
(4)小琳将图甲中的玻漓板换成平面镜,垂直于纸板放置(如图乙所示),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他用激光笔沿硬纸板EO照射到平面静上的O点,反射光线沿OF射出,则∠NOF___EON(选填“>”、“<”或“=”);
(5)小琳又让入射光线沿着FO入射到O点,看到反射光线沿OE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
2016-12-07更新 | 4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