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22445731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的像;
(3)实验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中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____(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树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1)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在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16厘米,可推算出蜡烛和它的像的距离是_____厘米。
(3)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看到的像也会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4)多次实验后,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这些连线与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的直线_____
2021-02-16更新 | 9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明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灯亮,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视野,影响行车安全。那么,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对此小明作了以下猜想:
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为探究此现象,小明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取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 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光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成的像,结果记入表一。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
的距离/m
像的明
暗程度
5 1
25 1 较暗
40 1

方案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 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计入表二。
表二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
的距离/m
像的明
暗程度
5 0.5
5 1.0 较明
5 1.5

(1)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的像是根据光的______原理形成的。
(2)小明是用方案一来探究猜想______ (选填“1”“2”或“3”)。
(3)分析方案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______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4)小明猜想3中“物体的颜色”这个变量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中是通过使用______来进行控制的。
(5)细心的小明还发现小轿车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夜间开车时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_ (选填“上方”或“下方”),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正前方,但由于司机的座椅位置较______ (选填“高”或“低”),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请你就此现象根据光学知识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______
2021-05-25更新 | 263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如下:

a. 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B,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分别记录蜡烛A、B的位置;
b.多次移动蜡烛A,重复上述实验;
c.把蜡烛A的位置与其对应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蜡烛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5.00

5.00

2

8.00

8.00

3

10.00

10.00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从上述表格实验数据可得,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024-02-27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