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压强 > 液体压强 >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 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装置和步骤
题型: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52 题号:22563452
如图甲所示,我国的海斗一号是目前能潜入马里亚纳海沟的性能最强大的深潜器。为了解深潜器制作的主要难度来自于哪些因素,同学们进行了“探究液体压强的相关因素”的实验。

(1)实验所用的压强计探头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较___________(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较好。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使用前,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发现两侧液面没有明显变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向U形管中注入一些水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气密性良好的微小压强计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3)如图丙所示,小明在烧杯内的水中,保持金属盒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朝向,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___________是否有关;
(4)小明还猜想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有关。他在图丙基础上,继续将金属盒下移一段距离,发现压强变大,说明液体压强随___________增大而增大。如图丁所示,烧杯内装有另一种液体,再与图丙比较,___________(能/不能)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初步结论;
(5)小明利用家中的器材制作了一个“潜水器”,如图甲所示。他利用电子秤、质量不计的薄壁柱形容器,水、盐水,将潜水器浸没在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得到了如图乙、丙、丁、戊的实验数据。

图丙与图乙相比,容器中水面下降高度为;图戊与图丁相比,容器中液面下降高度为,则:___________。(选填“”、“”或“”)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时,小明进行了以下操作: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法;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选填“大“或“小“);
(2)为了验证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小明将U形管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图甲和图乙所示位置的水中,发现图乙中U形管压强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较大,他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______
(3)为了验证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小明仅将图乙杯中的水换成酒精,其他条件不变,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4)为了验证液体压强与质量是否有关,小明准备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器材,在一个大水槽中竖立两个粗细不同,底端开口的玻璃管,并在其底部放置质量忽略不计的轻质塑料卡片,将它们慢慢向下压至塑料卡片距离水面22cm处,缓慢向玻璃管中倒入配制好的浓盐水,发现直到两个玻璃管中的盐水都加到20cm处,两个塑料卡片同时缓慢落下:
①向玻璃管中加盐水,塑料卡片却并没有立即下落,说明液体内部向______也有压强;
②通过该实验,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由此还可计算出所加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2022-11-19更新 | 343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荣荣同学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金属盒探头上的橡皮膜应选较_____(选填“厚”或“薄”)的;在将探头放入液体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的目的是______
(2)比较图乙A、B两次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有关;
(3)保持图乙C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清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未溢出),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聪明的荣荣想知道C图中的盐水密度是多少,于是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内外两个容器紧密粘合在一起,内部小容器的底部为一张弹性很好的橡皮膜。荣荣进行如下操作:
a、在内部小容器内装入适量待测盐水,发现橡皮膜向下突出;
b、在外都大容器内装入清水,直到橡皮膜变平,测出盐水深度h,清水与盐水的液面高度差Δh,以及清水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0
请你写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__;(用题目中出现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

(5)如图丁所示,某科技小组用一块挡板将柱形容器从中间隔开,挡板下有一张半透膜。两侧装入等体积的不同溶液,稀溶液中的水将自然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一侧流动,此现象称为渗透。平衡时如图成所示,两侧液面处的压力差叫做渗透压。若在浓溶液的液面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纯水将向稀溶液一侧流动,称为反渗透,英文为 Reverse Osmosis,此膜也称为RO反渗透膜,它的孔非常小,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重金属离子、细菌等。
① 图戊中两侧液体静止达到液透平衡,如果左右容器横截面积均为100cm2,要实现反渗透,需要在图戊中_______(选填“纯水”或“盐水”)液面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压力至少为_____N;(ρ盐水=1.03×103kg/m3,忽略挡板厚度)
② 下面不是RO反渗透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是(      )
A.将海水淡化             B.废水再利用             C.用于生产无菌药液       D.充当压强计探头的橡皮膜

2024-04-30更新 | 385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小组同学做探究盛有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压力大小遵循的规律。如图(a)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水,利用仪器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又用酒精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之后,他们又在如图(b)所示三个不同底面积的口大底小容器中注入等质量的水,重复上述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

表一(注入水0.1kg)
实验序号深度(m)容器底面积(cm2容器底的压强(Pa)
10.01100100
20.0250200
30.0520500

表二(注入酒精0.08kg)
实验序号深度(m)容器底面积(cm2容器底的压强(Pa)
40.0110080
50.0250160
60.0520400

表三(注入水0.1kg)
实验序号深度(m)容器底面积(cm2容器底的压(Pa)
70.0180100
80.0240200
90.051550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有关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或2、8或3、9)的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底部的面积和容器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9可知该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______液体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小明将重力为5.4N的实心铝球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并将铝球浸没在a图第一个容器的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N(水没溢出),浸入铝球后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将变化______Pa。(
2020-08-10更新 | 2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