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质量和密度 > 密度 > 密度公式的应用 > 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题型:单选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5 题号:22776102
如图甲所示,某工厂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保护膜,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液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液体内,工件的下底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h与力F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科觉得图乙中CB的延长线BA段(图中虚线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即力F的方向竖直向上。根据题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

A.工件受到的重力为600N
B.工件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250N
C.液体的密度为
D.C点对应状态下,工件下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较难 (0.4)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1】“冻豆腐”是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豆腐中的水分全部流出,形成密布的孔洞(豆腐被挤压后不会反弹,孔洞为冰所占的地方),但豆腐的外形又不变(即总体积不变)。现有500g鲜豆腐,其体积为,打算将其制成冻豆腐。已知鲜豆腐中所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鲜豆腐的平均密度为
B.冻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是
C.冻豆腐实心部分的质量是270g
D.若冻豆腐小孔充满密度为酱汁时其总质量为560g
2023-04-25更新 | 747次组卷
【推荐2】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底面积之比,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重力之比是1∶2
B.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6∶5
C.甲、乙的高度之比是5∶12
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2020-05-05更新 | 1014次组卷
单选题 | 较难 (0.4)
【推荐3】如图,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圆柱形溢水杯,它的重为3N,底面积为,溢水口距杯底20cm,内装某种液体的深度为18cm,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为1800Pa,现将一体积为、密度为的正方体木块从下表面刚好与液面齐平开始缓慢放入其中,不计溢水杯厚度,木块放入液体中后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装液体密度为1
B.未放入物体时,液体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为54N
C.放入物体稳定后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2100Pa
D.放入物体稳定后液面上升高度是物体下降高度的2倍
2022-07-08更新 | 7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