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22879808
在如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是否要透过玻璃板才能观察到蜡烛所成的像?答:______;能否用家用镜子的镜片替代玻璃板?答:______
(2)用玻璃板是为了便于确定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3)选用和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4)当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的像重合,蜡烛______玻璃板。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实验时要尽量使用较_____(填“厚”或“薄”)的玻璃板。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选填“虚”或“实”)像。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
(4)为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若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2022-09-16更新 | 4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小超在竖立的玻璃板前一段距离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与蜡烛A等长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用与蜡烛A等长的蜡烛B的原因是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是______的位置关系;
(2)若在甲图中水平向右移动玻璃板,A蜡烛的像______(会/不会)跟着向右移动;
(3)实验中多次测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目的是______
(4)实验中,若将玻璃板沿为轴向蜡烛A转动(如图乙所示),则蜡烛A在镜中的像______(向上/向下)运动,小轿车倾斜的前挡风玻璃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设计的,可以防止______(车内/车外)物体成像在车的正前方干扰司机视线;
(5)小雯同学在做实验时,找不到玻璃板,只有一小块长方形平面镜。为了找到像的大致位置,她将平面镜垂直纸面靠右放置,且让镜面垂直于已经画好的直线MN,将点光源S放在MN所在的直线上,俯视图如图丙所示。接着,只要让眼睛从______(A/B/C)区域进行观察便可确定蜡烛像的大致位置。
2023-12-18更新 | 13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爱好物理的创新小组的同学们玩手机时发现智能手机有一种“镜子”功能.于是勾起了他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兴趣.

【设计实验】
小涵同学用手机中的“镜子”作平面镜进行实验,结果无法完成实验,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_______ ,于是他们选用了玻璃板、外形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和B、白纸等,组装成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还需要的器材是 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小涵将蜡烛和玻璃板如图甲所示放置,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________ (选填“①”或“②”)处。
(2)接着小涵正确放置玻璃板,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_ 像。
(3)将另一支没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移动,使它和蜡烛A的像重合,并测量A到玻璃板前表面的距离lA和B到玻璃板后表面的距离lB,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1234
蜡烛A到玻璃板前表面的距离lA/cm5.407.159.8012.50
蜡烛B到玻璃板后表面的距离lB/cm5.206.969.6112.32

【分析与论证】
像到玻璃板后表面的距离 ________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物到玻璃板前表面的距离.
【交流】
实验中,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存在差值,小涵对此很感兴趣.他想探究影响这一差值大小的原因,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1-12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