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0 题号:3229786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

(1)选取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关系。
(2)将白纸放在玻璃板后烛焰像的位置,纸张承接不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像。
(3)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___运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玻璃板前方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_____
(2)实验中,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大小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向左偏斜,则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的像将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2020-06-04更新 | 7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
(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_为止,此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标出蜡烛B的位置,测出蜡烛B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就是像距,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叫做______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4)细心的小雪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
(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7m的人,站在镜前3m处,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021-12-31更新 | 158次组卷
【推荐3】以下是小亮用蜡烛完成的光学实验:
(1)图甲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蜡烛A到玻璃板距离为10cm,则蜡烛B与A之间的距离为 _____cm;蜡烛A的像是 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小亮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用凸透镜替换了图甲中的玻璃板、用光屏替换了蜡烛B并保持原位置不变(图乙),实验前还必须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 _____;实验时在光屏上没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A移动一定距离后,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这个像应该是 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023-05-06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