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热学 > 温度与物态变化 > 熔化和凝固 > 熔化与凝固现象 >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
题型:简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1 题号:3482604
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碘颗粒的锤形玻璃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针对小红的质疑,小林又重新实验仔细观察,发现确实存在少量液态碘的现象,为此,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补充了少量辅助器材,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1)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寒冷冬天的早晨,雨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后,发现头发上有白花花的霜;进入教室后,过一会儿头发变湿了。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头发上霜的形成过程及头发又是如何变湿的?
2023-12-26更新 | 34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又向前迈出了里程碑的一大步!火箭点火时,火焰喷到发射台下方的水池里形成巨大的“白烟”。火箭表面涂有固态“烧蚀层”,可以在飞行时发生物态变化保护内部元件。请解释“白烟”的形成和“烧蚀层”的工作原理。
2022-03-27更新 | 267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北方冬天的室外非常寒冷,淘气的小明伸出舌头去铁栏杆,结果舌头被“粘住”了。请你从物理的角度解释这个现象。
2024-04-03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