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热学 > 温度与物态变化 > 汽化和液化 > 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5 题号:551923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与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比例如下表:
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是__________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20℃,对该地区的汽车来说,宜选用下列防冻液含量为多少的混合液B____
A.30%   
B.40%
C.60%
D.90%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回答问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 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 “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 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声的传播速度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吗?
E.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2)请根据“敲击两个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的玻璃瓶,一个发出的音调高,一个发出的音调低 ”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
2022-11-09更新 | 104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
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种植物都具有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蒸腾过程如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蒸腾作用对植物体具有重要的意义:①降低植物的温度,②促进根吸收水分,③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植物一天中蒸腾作用的变化规律是:日出后,蒸腾作用随之增强,到午后三时左右达到最高峰,三时以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减少,气孔逐渐关闭,蒸腾作用随之下降,日落后蒸腾作用降到最低点.

(1)你认为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的物理原理是 ________          
(2)根据短文,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有:________          
(3)根据短文,自己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________   
2016-12-06更新 | 1500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回答问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___________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听?
B.改变气压,液体的沸点会改变吗?
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
D.改变物体的温度,物体的质量会改变吗?
E.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2)请根据“晾晒衣服的时候,通常将衣服摊开一些,这样会干的更快一些”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
2023-11-26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