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7072358
如图是王凯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要选取________(相同/不同)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________关系。
(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成像区最好选择在________(较亮/较暗)的环境中,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________(厚一点/薄一点)较好。
(3)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________(能/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________
(4)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眼睛在玻璃板________(前/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后,进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实验次数物距/cm像距/cm
第一次9.09.0
第二次13.513.5
第三次15.015.0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的像,从而确定_____
(3)有的同学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始终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
(5)若现有5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则应该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如果选用另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是_____
(6)下列四个选项,哪个能够说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_____
A.B.C.D.
2020-02-24更新 | 11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所示,利用两根相同的荧光棒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应选用______(选填“薄”或“厚”)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2)将玻璃板______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荧光棒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另一根荧光棒B,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______相等。
7日内更新 | 13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将玻璃板垂直纸面放置,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

(1)用较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填“虚”或“实”)像;
(4)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蜡烛B应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若无论怎么调节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可能是______
(5)本实验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便于得出普遍规律
2023-11-25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