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0 题号:8127576
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1) 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________的影响所致.
(2) 他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通过________后形成的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3) 当蜡烛越靠近音箱时,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上述现象中,除与响度知识有关外,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1例):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甲是用手指投影灯玩具把喜羊羊的图象投影在墙壁上,移动投影灯,使墙壁上接收到最清晰的喜羊羊图案,图乙是此时的光路图.

(1)在图乙中标示出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请画出两束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____________
(3)墙壁上喜羊羊的像相对于投影灯内的喜羊羊图案是_____(选填“正立”、“倒立”的),这个像属于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016-12-07更新 | 38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华为小明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他先将一块透明的茶色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就被分割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区域,然后再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前后两部分.接着小华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竖直浸没着一支蜡烛A,最后在乙区域档板后面的特定位置放置了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华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并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让小明在乙区域的P点观察蜡烛A.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

①为保证实验成功,小华所选取的A、B两根蜡烛应满足______的条件;
②在蜡烛A的位置确定后,为了不借助刻度尺而较准确地确定蜡烛B的位置,小华应该在点燃蜡烛B以后,在______(选填“甲区”或“乙区”)观察,同时不断地调节蜡烛B的位置,使_______与蜡烛A完全重合为止;
2017-06-06更新 | 18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确定______;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蜡烛的像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A由静止下滑,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小车在AB段通过的路程为______cm;
(3)小红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______℃;他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第5min时,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物态是______态。

      

2023-08-19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