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三模(专题突破篇)化学试题
福建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1-10-14 28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该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2. 为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常温下,MnO2对反应快慢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常温和50℃对反应快慢的影响是否相同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MnO2和50℃的温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是否相同
D.综合实验①、②和③可知,5%过氧化氢溶液最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2021-01-23更新 | 35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明珠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3. 质量相等的两份药品 a 和 b,a 是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b 是纯净的氯酸钾, 将药品分别加热,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正确的是(       
A.B.
C.D.
2020-10-04更新 | 500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眉山龙正学区2018届九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称取21.6 g过氧化钙晶体(化学式为CaO2·yH2O),用热分析仪对其进行热分解实验,并绘制成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图(过氧化钙晶体受热时会先失去结晶水,350℃后会分解生成CaO和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值为8
B.0~150 ℃未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
C.350 ℃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CaO+O2
D.Ca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021-10-1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三模(专题突破篇)化学试题
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常温下,稀释KOH溶液
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C.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6. “价一类”二维图可以表示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下图中的a、b、c、d、e代表常见的含碳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和氧气反应生成cB.c和水反应生成d
C.e可能难溶于水D.由a得到e至少要经过三步反应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真题
7.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符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ABCD
物质Ca(OH)2CO2H2Fe
Na2CO3NaOHO2HCl
H2SO4CaCl2CuOCuSO4
BaCl2AgNO3HClNaOH
A.AB.BC.CD.D
8. 科学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并不是立即有气体生成,据此小组首先查阅资料:原来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V1ml时无气泡产生,此时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第二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大于V1ml后,NaHCO3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然后在老师指导下使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pH及CO2浓度的变化值如图所示,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和资料及实验数据判断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溶液pH的变化
B.滴加0~40mL盐酸溶液时CO2浓度几乎不变,说明此时盐酸与碳酸钠没有发生反应
C.A点溶液pH大于7,是因为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D.B点所得溶液所含微粒有:Na+、Cl-、H+
2020-06-13更新 | 21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推断题 | 适中(0.65)
9. 你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小明用六块积木A~F,分别对应碳酸钠、铁、硫酸、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钡。按照“物质间能反应,积木就能叠靠在一起,不反应积木就不接触”的原则搭成如图所示形状。

已知E的物质类别与其他五种不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E____
(2)①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②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B~F的叠放组合中,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个。
(4)小美认为加一块积木X可以更稳定,X的名称是____(不能重复A~F中的物质)。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0. 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 Fe2(SO43+ y Fe= z FeSO4,其中x、y、z为化学计量数,z的值为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Ⅱ中加入一种可溶性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________
(5)步骤Ⅲ回收铜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1. 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着的茶垢,某小组同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如图所示是某品牌茶垢清洁剂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说明书中碳酸钠的俗称有误,应改为_____
   
〖提出问题Ⅰ〗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过氧化氢,是否生成氧气?
〖实验1〗在盛有茶垢清洁剂固体的小烧杯中,加适量常温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观察到有小气泡缓慢冒出,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实验 2〗取三份等量的实验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都较快产生气泡,且温度越高产生气泡越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都复燃。
   
〖表达交流Ⅰ〗通过实验证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氧气。
(1)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
(2)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加热前溶液的不同是_______
〖提出问题Ⅱ〗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是否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 3〗取实验2丙试管内溶液,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表达交流Ⅱ〗
(1)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不新增试剂,检验加入的试剂X已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
(3)溶液M呈_______色,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
〖反思总结〗
(1)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
(2)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_______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
2021-06-22更新 | 2441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四、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2. 利用下图甲所示的方法可粗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1)实验中,如何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_____
(2)若实验测得在持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该烧杯内物质溶液的pH变化如图乙所示。请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1-10-13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三模(专题突破篇)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8
填空与简答
2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1,2,3,5,6,8,9,10,11,12
2
物质的化学变化
3
化学实验
2,7,8,9,11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单选题
20.65催化作用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控制变量单选题
30.65制取氧气实验的图像问题单选题
40.65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单选题
50.65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浓酸敞口放置的变化和现象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60.65常用化合价规律  碳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70.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各类物质间反应的总结单选题
80.4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正盐、酸式盐及结晶水合物  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90.65根据酸的通性推断物质的性质  根据碱的性质推断其他物质的性质  盐类参与的反应  各类物质间反应的总结推断题
100.65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盐类参与的反应填空题
三、科学探究题
110.4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常见盐的俗名、用途  盐类参与的反应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四、计算题
120.65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判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