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江苏 九年级 二模 2019-11-19 30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铁杵成针C.热胀冷缩D.百炼成钢
2019-01-30更新 | 38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化学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生活用品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羊毛衫B.不锈钢碗C.塑料盆D.黄金饰品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D. 倾倒液体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我国制造的C919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Si的化合价是+4价,则N的化合价是
A.-2B.-4C.-3D.+3
2019-11-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5.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C60
2019-01-30更新 | 96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南京卷)化学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7. 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将Y放入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Z>Y>XB.X>Z>YC.Y>Z>XD.Y>X>Z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8.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B.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C. 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D. 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019-10-1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9. 祁门红茶是“世界四大红茶”之一,富含香叶醇(C10H18O),因而具有独特的玫瑰花香。下列关于香叶醇的说法不正确的的是
A.香叶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香叶醇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比为10︰18︰1
C.香叶醇组成元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香叶醇属于有机化合物
2019-11-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环境B性质决定用途
①推广使用脱硫煤,可减少温室效应
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减少水污染
③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①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②铜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C化学与健康D物质的鉴别
①大量食用高脂肪的食物易引起肥胖
②用甲醛浸泡海鲜以防腐烂
③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需大量补碘
①棉花和羊毛:点燃,闻气味
②硫酸钾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
③盐酸和食盐水:滴加酚酞溶液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1.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均恰好饱和
B.t1℃时,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在l00g水中放入100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2019-10-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12.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a2+、CO32-、Cl-B.Fe3+、Na、SO42-、OH-
C.Na+、K+、NO3-、OH-D.Na+、Ag、Cl-、NO3-
2019-11-1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CO2CO通入O2 ,点燃
BKNO3溶液KOH溶液加入适量的Cu(NO3)2溶液,过滤
CKCl溶液CaCl2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DNaOH固体Na2CO3固体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A.AB.BC.CD.D
2019-10-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4. 某硝酸铵(NH4NO3)样品,经分析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1%,则该样品可能混入的另一种氮肥为
A.(NH4)2SO4B.NH4HCO3C.NaNO3D.CO(NH2)2
2019-11-1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真题
15.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符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ABCD
物质Ca(OH)2CO2H2Fe
Na2CO3NaOHO2HCl
H2SO4CaCl2CuOCuSO4
BaCl2AgNO3HClNaOH
A.AB.BC.CD.D

二、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6.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_____ 。小明利用T形三通管(如图F)设计了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在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2019-10-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三、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应用题 | 较难(0.4)
17. 水和溶液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
   
(1)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时,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填序号)。
①碳酸钙             ②氢氧化镁             ③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3)实验室中,常采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由图可知,水煤气的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反应后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出现放热现象
B 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 铁锈可用稀盐酸浸泡除去
D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以使硝酸钾晶体析出
(6)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并配制溶液。
Ⅰ.加水溶解后,用如图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Ⅱ.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盐酸,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_____
A ⑤③②①④
B ③⑤①④②
C ③⑤①②④
Ⅲ.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_____
Ⅳ.如图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从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看,有些离子参与了反应,有些离子只是旁观者,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_____
   
Ⅴ.2018年南京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查项目之一:用固体氯化钠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其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_____、装瓶贴标签。在实际操作中某同学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019-10-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8. 金属材料应用广泛。
(1)生铁和钢是两种常见的铁合金,它们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不同。
(2)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实验室里可用稀盐酸鉴别,发生反应的化学程式为_____
(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 为防止钢铁生锈,可在其表面涂油或刷漆等
C 通过相互刻画的方法,发现铜片的硬度比黄铜片大
D 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
(4)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_____
2019-10-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9.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3)氨气极易溶于水,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可得到“氨盐水”(饱和食盐水和氨水的混合物),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是 _____
(4)下列有关侯氏制碱法说法正确的是 _____
A 反应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B 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
C 副产品是一种氮肥
D 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019-10-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推断题 | 较难(0.4)
20.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 _____
(2)C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_____
(3)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4)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2019-10-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21. 某兴趣小组用图I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

(1)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乙装置中石灰水先变浑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
(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混浊后变澄清的原因”,同学们开展了如下活动:
[查阅文献]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
[提出假设]假设1: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
假设2:_____
[设计实验]为除去CO2中的HCl,小华在图I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II装置,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_____(填管口字母)→_____(填管口字母)→乙,其中存放的试剂合理是_____(填序号)。
A 浓硫酸
B 饱和Na2CO3溶液
C NaOH溶液
D 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混浊后,继续通入足量CO2,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
[得出结论]由以上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填:“假设1”或“假设2”)成立。
(3)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用pH传感器测得图I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入气体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AB段pH不变的可能原因是_____
②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_____
③D点所得溶液的成分除H2O外还有_____
2019-10-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实验题
1
综合应用题
1
填空与简答
3
科学探究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化学实验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4,5,6,9,14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85常见物品质材的辨别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选题
30.65浓硫酸的稀释  气密性检测  物质的加热单选题
40.85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单选题
50.94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单选题
60.85离子的概念及形成  离子中各类微粒间数值关系单选题
70.85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  应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相关现象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单选题
80.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单选题
90.65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单选题
100.65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浓硫酸做干燥剂  羊毛、合成纤维、棉的鉴别单选题
110.65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质质量分数的涵义单选题
120.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溶液中物质是否共存相关判断单选题
130.4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除杂  气体净化、干燥单选题
140.65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单选题
150.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各类物质间反应的总结单选题
二、实验题
160.65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三、综合应用题
170.4简易净水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  粗盐的精制
四、填空与简答
180.65合金的认识  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填空题
190.65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侯氏制碱法流程题
200.4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  各类物质间反应的总结推断题
五、科学探究题
210.4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拓展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