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老梅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安徽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2-04-05 2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化综合试题、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佩戴口罩可以阻挡病毒的传播。医用口罩中熔喷布的成分是聚丙烯(部分结构如图所示),生产聚丙烯的原料是石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丙烯属于无机物
B.聚丙烯中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C.石油属于单质
D.石油属于可再生资源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2. 作为我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 碳中和”目标后的首个世界级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承诺碳排放将全部中和。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B.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C.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D.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2022-04-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老梅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B.夹持蒸发皿
C.量筒体积读数D.O2验满
2020-07-23更新 | 797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4. 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组成了神奇的新材料石墨烯,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
C.化学性质活泼
D.空气中不含该元素
2022-04-05更新 | 14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老梅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5. 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A.生石灰作干燥剂B.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
C.用一氧化碳炼铁D.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2022-04-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老梅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6. 北京冬奥会节俭办赛是主要理念。在场馆建设中用到一种耐高温的表面涂料是以双环烯酯C14H22O2为原料制得。有关该双环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氧化物
B.该物质是由14个碳原子、22 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C.该物质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该物质燃烧产物可能有CO2、CO、H2O
2022-04-05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老梅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7.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两位在催化剂领域有较大突破的化学家,曾经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对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该反应过程的模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变化B.该催化剂不能与酸性物质混合存放
C.参与反应的CO与生成的N2的分子个数比为4:1D.该装置的应用对酸雨的防治有一定效果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8. 科学家发现:水在超低温下能形成比蜂蜜还黏稠的“高密度液态水”;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高密度液态水”“热冰”的存在表明水的化学性质与温度有关
B.水在常温常压下瞬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因受到阻碍停止运动
C.“高密度液态水”“热冰”的化学性质和水相同
D.“高密度液态水”“热冰”均为新型混合物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9.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NaCl 可以表示1个氯化钠分子
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结构观: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变化观: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0.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2022-04-05更新 | 42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老梅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11. 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0204060
NaCl的溶解度/g35.736.036.637.3
KNO3的溶解度/g13.331.663.9110

A.20℃时,100gH2O最多能溶解36.0gNaCl
B.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
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2020-07-20更新 | 2641次组卷 | 32卷引用:福建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12. 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
2020-07-16更新 | 4665次组卷 | 58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3. 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在北京举行,本次冬奥会的理念之一是“绿色冬奥”,回答以下问题:
(1)冬奥会所有场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清洁电能。
①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风能          B.化石能源          C.太阳能
②下列措施符合“绿色冬奥”理念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发展公共交通          B.就餐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C.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2)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与以往的火炬燃料丙烷(C3H8)相比,氢气具有什么优点_______(写一点)。
(3)火炬“飞扬”用碳纤维做外壳,碳纤维属于______(填“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2022-04-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老梅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用于铁丝燃烧的探究实验,应选择A和_____(填字母)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________
(3)若想用C装置观察收集氧气的速度,应在C中装__________(“全满”或“半满”)水,并将C装置的_________(“短管”或“长管”)连接氧气的发生装置。
2022-04-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老梅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5. 高氯酸钾KClO4是一种性能稳定的物质,主要用作发烟剂、引火剂、氧化剂和化学分析试剂,工业生产上生产的高氯酸钾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快氯酸钾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
(2)流程中的分离操作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_,其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任填一种)。
(3)反应釜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4)电解NaClO3溶液时,除产生NaClO4外,还得到一种清洁的高能燃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21-07-17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蚌埠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很多资料上都认为二氧化碳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那二氧化碳气体究竟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呢?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两套装置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请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定性实验】实验后,装置II水槽中的液体应该呈酸性,向此液体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会变为________。但是取几次实验后的液体样品,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无明显变色现象,对此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定量实验】采用数字化实验测定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纯净度的差异。因实验设备有限,本实验通过氧气传感器测出收集气体中残留的氧气(来自于空气),推算出空气的含量,再求出CO2的含量。请填写如下表表格中相应的空白(精确到1%即可):

测量氧气含量推算出CO2含量结论
排空气法6.6%69%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更纯净
排水法4.2%________
通过实验可知,若对CO2纯度要求较高,应该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实验反思】利用装置I和装置II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都会混有少量空气,原因是_______
【交流讨论】证明排水法比排空气法所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纯度更高,还有什么方法?______
【拓展应用】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性质再探究。
步骤1:如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步骤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象情况如图3所示。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两种物质均可与CO2发生反应。

(1)导致曲线AB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图3中曲线1中_______段气压的变化是由于充分振荡导致的。
(3)利用现有的装置,在不使用其他试剂的情况下,请写出除振荡烧瓶外继续降低E点的操作方法:_______
(4)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写出曲线I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2-04-05更新 | 726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现有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取24g此样品,向其中分三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8016024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84m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______;
(2)稀硫酸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021-07-15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北部湾卷)2021年中考化学学第二次模拟考试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化综合试题、物质的化学变化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构成的奥秘
1,4,6,7,8,9,10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化学实验
5
物化综合试题
6
物质的化学变化
5,7,8,9,15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有机化合物单选题
20.94自然界碳循环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单选题
30.85氧气的检验及验满  浓硫酸的稀释  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理综)单选题
40.94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根据新信息判断碳单质的性质单选题
50.65分解反应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  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单选题
60.65氧化物的定义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单选题
70.65化学方程式含义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酸的通性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单选题
80.85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微粒的共性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9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  碳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单选题
100.8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溶液的基本特征  乳化现象及应用  酸的概念、组成单选题
110.65结晶分离混合物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固体溶解度概念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单选题
120.94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污染性、可燃性尾气的处理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65新型材料  有机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氢能源的优点  绿色能源的开发及利用填空题
15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参与的反应  过滤流程题
三、实验题
140.6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四、科学探究题
160.65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五、计算题
170.65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