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江西 九年级 期末 2023-01-27 1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 自然界中的下列物质硬度最大的是
A.铁B.金C.金刚石D.氯化钠
2023-01-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2. 下列“水”不属于溶液的是
A.冰水B.食盐水C.汽水D.糖水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3. 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B.实施雨污分离工程
C.加大燃煤发电,以应对电力不足D.鼓励实施非化石能源的生产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4. 下列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称量NaOH固体B.读取液体体积
C.溶解D.装瓶
2023-01-26更新 | 4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5. 下列有关人体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铁易引起骨质疏松症B.霉变的大米可洗净、蒸熟后食用
C.牛奶富含维生素,多饮用可防止“坏血病”D.油脂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6.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丹参醇(C18H16O5)是存在于中药丹参中的一种天然产物。下列关于丹参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丹参醇是氧化物B.丹参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6%
C.一个丹参醇分子由39个原子构成D.丹参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6:5
2023-01-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7.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2种氧化物D.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2:1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8. 在一种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A.B.
C.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9.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A.生铁比纯铁硬,则黄铜比纯铜硬
B.硫酸和氢氧化钠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所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似
2023-01-2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10. 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加入试剂总体极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
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2019-07-07更新 | 1346次组卷 | 39卷引用:陕西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二、选择填充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填充题 | 较易(0.85)
11. 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____
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炒菜时油锅着火,_______
2023-01-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填充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50℃降温至3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C.40℃时,将3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
D.将甲的N点溶液转化为M点溶液,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2023-01-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13.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降温结晶,过滤
C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D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_______

2023-01-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三、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4. 2021年12月26日,南昌地铁四号线正式开通,“文明乘车,从我做起”。
(1)乘坐地铁时,禁止携带酒精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上车。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2)不要在车厢内食用臭豆腐、榴莲等食物。从分子的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
(3)疫情防控期间,乘坐地铁时要戴好口罩。口罩中的无纺布面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属于_______(填“天然高分子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4)地铁列车表面喷漆除美观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
2023-01-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5. 江西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景德镇瓷器文化名扬天下。瓷器在烧窑过程中主要发生了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制作瓷器的高岭土中含有硅酸钠(Na2SiO3),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南丰蜜桔有“桔中之王”的美誉。种植蜜桔时可喷磷酸二氢铵(NH4H2PO4)等进行叶面追肥,磷酸二氢镂属于_______(填“氮”“磷”“钾”或“复合”)肥。
(3)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大量金器。如图所示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值为_______y的值为_______
2023-01-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较易(0.85)
16. 以某钢铁厂烟灰(主要成分为ZnO,并含少量的CuO、MnO2、Fe2O3)为原料制备氧化锌的工艺流程如下:(提示:“浸取”过程中ZnO、CuO溶解,MnO2、Fe2O3不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一系列操作中包括蒸发,在实验室蒸发时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填一种)
(2)固体2中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填化学式)。
(3)碱式碳酸锌[Zn2(OH)2CO3]转化为ZnO时还生成另两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023-01-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17.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胃液中含有的酸,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F为红棕色固体。各物质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
(2)B和F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3)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D和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
2023-01-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四、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8. 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标号a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 C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得到平稳的气流,应从图1中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
(4)如图2装置F所示,用注射器将水压入装满CO2气体并连接有压强传感器的集气瓶中,通过测定瓶内压强变化探究CO2的性质;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两次实验中的压强变化如图2G所示。
①实验前先堵住导管,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其目的是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mn段的操作是将注射器中的水迅速压入瓶中
B.加水前后压强几乎不变,说明CO2难溶于水
C.该实验可以证明CO2能与NaOH反应
2023-01-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将铜片加入稀硫酸中,未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实验后,某同学无意中将硝酸钾溶液加入铜与稀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发现铜片逐渐溶解且溶液变成蓝色,同时产生大量气泡。对这一异常现象,同学们请教了老师。

【提出问题】铜片与什么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老师点拨】①实验中硫酸解离出 H+,硝酸钾解离出 K+,可以间接地看成有硝酸溶液;
②NO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它与空气接触后易生成红棕色的有毒气体 NO2,NO2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作出猜想】猜想一:硫酸钾;猜想二:_______;猜想三:硝酸。
【进行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并记录现象如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在A中加入溶液,然后将铜丝伸入溶液中铜丝不溶解,无气泡产生猜想一错误
②在A中加入猜想二的物质的溶液,然后将铜丝伸入溶液中_______猜想二错误
③在A中加入稀硝酸,然后将铜丝伸入溶液中铜丝溶解,试管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猜想____正确
④在A中加入稀硝酸,先将B伸入稀硝酸中,至C中产生白色沉淀后,立即将B上提,使其与稀硝酸分离,再将铜丝伸入稀硝酸中,当E中出现浅红棕色气体时,用F装置鼓入空气铜丝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E中气体变为红棕色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
【评价与交流】(1)实验③中试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
(2)铜与稀硝酸反应除生成了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盐和一种氧化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023-01-2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六、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实验操作考试中要求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为测定某同学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是否合格,取50g样品于烧杯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称得沉淀的质量为8.1g。请回答:
(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g。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不再产生沉淀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若要确定所得溶液中还含有另一种溶质,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简要说明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
(3)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是否合格?(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23-01-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期末)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选择填充题
3
填空与简答
5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3
化学实验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5
物质的化学变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金刚石的相关知识  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单选题
20.94判断物质是否能形成溶液单选题
30.85绿色化学  空气污染及其保护  水体的污染及保护  “三废”处理单选题
40.65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  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液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50.85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物质  蛋白质  油脂作用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碘、铁元素单选题
60.65氧化物的定义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70.6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  氧化物的定义  化学式图示的分析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单选题
80.6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常见物质的颜色单选题
90.6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酸的定义  合金的认识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100.65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单选题
二、选择填充题
110.85灭火原理与方法  火灾的预防及自救措施
12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130.65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结晶分离混合物  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  碱的通性
三、填空与简答
14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金属的防锈措施  常见物品质材的辨别填空题
150.65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填空题
16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蒸发  过滤流程题
170.65酸的通性  常见几种酸的用途  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物质推断的综合应用推断题
200.6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盐类参与的反应填空题
四、实验题
180.6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五、科学探究题
190.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设计实验达到实验目的  猜想和猜想的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