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分层教学_鲁教版_第七单元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_能力题(已审)
全国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23-02-22 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 已知强酸(常见有HCl、HNO3、H2SO4)、强碱【常见有KOH、NaOH、Ba(OH)2】和多数易溶盐在水中可完全解离,如盐酸的解离表示为:,(“=”表示完全解离)。弱酸弱碱和水则不完全解离。下列物质在水中的解离表达正确的是
A.B.
C.D.
2. 有机物A含有C、 H、O三种元素,取该有机物14.8g和32g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把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和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结果浓硫酸增重18g,CuO的质量减轻9.6g,碱石灰的质量增重35.2g,试通过计算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是
A.C2H6OB.C12H22O11C.C4H10OD.C6H12O6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瓶98%的浓H2SO4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
B.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C.标准状况下,用一充满氨气的干燥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假设溶液不外溢),烧瓶内氨水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1/22.4)mol/L
D.用蘸有稀氨水的毛笔,在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上写出的字呈红色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真题
4.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相同质量的炭粉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和空气中燃烧
B.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C.向表面生锈的铁钉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5. 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中有2种溶质
B.b-c段产生的沉定只有氢氧化镁
C.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7.1%
D.m=35.85
6. 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加入试剂总体极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
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2019-07-07更新 | 1346次组卷 | 39卷引用:陕西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有一无色溶液X,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溶液X
A.H2SO4溶液B.(NH4)2SO4溶液C.NH4Cl溶液D.Na2CO3溶液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8. 已知某混合液由HCl、Na2CO3、H2SO4、FeCl3溶液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液中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关系如图,该混合液的组成是
A.HCl、FeCl3B.HCl、Na2CO3
C.H2SO4、FeCl3D.HCl、H2SO4
2017-05-04更新 | 154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7年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9. 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再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如图所示右侧试管内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呈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
B.在此反应过程中硫酸钠的作用是产生氢氧根离子
C.反应结束后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a,木条上火焰熄灭
2021-04-16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湾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解题方法
10.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多个实验(氨气、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其中对相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若分液漏斗中装蒸馏水,烧瓶中放足量的细铁丝,则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若分液漏斗中装滴有石蕊试液的足量水,烧瓶中充满 HCl,烧杯中盛放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与盐酸反应
③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烧瓶中充满 CO2,烧杯中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则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与 CO2反应
④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水,烧瓶中充满NH3,烧杯中盛放无色酚酞试液,则可证明NH3的水溶液显碱性
⑤若分液漏斗中装稀盐酸,烧瓶中装石灰石,烧杯中盛放紫色石蕊试液,则可证明 CO2气体显酸性
⑥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稀硫酸,烧瓶中装铁片,烧杯中盛放足量水,则可证明 H2是难溶于水的气体。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1,2,3,4,5,6,7,8,9,10
2
物质的化学变化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酸碱溶液导电的原理单选题
20.4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浓硫酸做干燥剂单选题
30.4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  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间的计算  浓酸敞口放置的变化和现象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单选题
40.4浓酸敞口放置的变化和现象  酸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50.4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60.65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单选题
70.65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80.65碱的通性单选题
90.4水的组成实验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单选题
100.4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拓展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判断单选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