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分层教学_鲁教版_第七单元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第2课时_中等题(已审)
全国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23-02-22 6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困难(0.15)
名校
1. 下列是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证明变质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确定成分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C测定含量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直接用排水法收集VmL气体
D除去杂质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 如下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不发生潮解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发生潮解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发生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发生潮解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3. 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钾溶液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氢氧化钾能去油污,原理是乳化
C.氢氧化钾不慎沾到手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并涂硼酸溶液
D.称量氢氧化钾固体时应在托盘两边各垫一张质量相同的称量纸
2022-03-13更新 | 732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一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为了验证CO2与NaOH溶液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设计量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达到实验目的,①②锥形瓶中应该加入的药品为(  )
A.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B.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C.水   氢氧化钙D.氢氧化钙   
2019-07-21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5. 物质间的转化可体现化学的循环思想,“→”表示某物质可于一步反应中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选项中四种物质依次为甲、乙、丙、丁,其中不能实现如图所示循环的是
A.生石灰、熟石灰、氯化钙、碳酸钙
B.铜、氧化铜、氢氧化铜、氯化铜
C.铁、氯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氧化铁
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铁、四氧化三铁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SO2和CO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SO2,如图是NaOH溶液吸收SO2前后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B.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C.其中“●”、“〇”分别表示Na+、SO42
D.该反应能够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和酸雨危害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下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圈I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圈2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9. 将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硫的空气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和灼热的铜网,剩下的气体是
① 氮气 ② 二氧化碳     ③ 水蒸气   ④ 二氧化硫   ⑤ 氧气 ⑥ 惰性气体.
A.① ⑥B.① ② ⑥C.① ② ⑤D.① ② ③ ④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沉淀产生
B.氯化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四氧化三铁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
D.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1,2,3,4,5,6,7,8,9,10
2
化学实验
3
物质的化学变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15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单选题
2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运用  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单选题
30.85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酸碱的腐蚀性及安全使用  碱的通性单选题
40.85碱的通性单选题
50.4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  各类物质间反应的总结单选题
60.4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70.65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碱的通性单选题
80.65碳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制取  根据碱的性质推断其他物质的性质单选题
90.65浓硫酸做干燥剂  碱的通性单选题
100.65碱的通性  化学变化现象的观察及描述单选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