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江西 九年级 竞赛 2022-04-15 6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苏打,可用于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
B.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溶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为Ca(ClO)2
C.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铝合金
D.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2022-04-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2. 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B.CuCu(NO32溶液Cu(OH)2
C.CCOCO2Na2CO3溶液
D.FeFe2O3Fe2(SO43溶液
3. 某溶液的溶质可能是K2SO4、KCl、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取4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进行焰色测试,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看到火焰呈紫色
②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体
③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
④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同学最终确定该溶液中仅存在K2SO4、KCl、Na2CO3三种溶质。请分析该同学只需完成上述哪两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022-04-13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4. 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FeCl3、Ba(OH)2、KNO3B.Na2CO3、CaCl2、Zn(NO32
C.CuSO4、KCl、NaClD.MgCl2、NaNO3、Na2SO4
2016-11-28更新 | 344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5.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2+、Mg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 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 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④⑤①③D.⑤②④①③
2022-04-13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6. 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成正比,在1体积空气混入1体积二氧化碳,在高温下与足量的焦炭反应,假设氧气与二氧化碳都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百分含量约为
A.33.3%B.50%C.67%D.75%
7. 下列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中,不严密的是
A.取a克混合物溶于水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反应,蒸发结晶,得b克固体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直接通入碱石灰中,碱石灰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溶于水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2022-04-13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8.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A稀硫酸和铜片水和 CO2
B双氧水和MnO2NaOH溶液和CO2
CBaCl2溶液和稀硫酸NaOH溶液和SO2
DH2O和NH3硝酸银溶液和HCl
   
A.AB.BC.CD.D
2022-04-13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9. 如下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不发生潮解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发生潮解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发生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发生潮解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0. a、b、c、d是HCl、BaCl2、AgNO3、Na2C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的现象列入下表:
反应物a+bc+da+da+cb+d
现象沉淀沉淀沉淀沉淀无色气体
由上述现象可推知a、b、c、d依次是
A.HCl、BaCl2、AgNO3、Na2CO3B.AgNO3、HCl、Na2CO3、BaCl2
C.BaCl2、Na2CO3、AgNO3、HClD.AgNO3、HCl、BaCl2、Na2CO3
2022-04-1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1. 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及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液中
A.只有硝酸锌和水B.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C.一定没有硝酸银D.如果没有硝酸银,一定没有硝酸铜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2.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0.8 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3.2 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B.该气体可能含有H2和CO
C.该气体可能含有CO和CH4D.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H4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13. 在一定温度下,向15g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晶体和8.4g滤液,若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则此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
A.6.6gB.9gC.18.4gD.16g
14. 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电火花作用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反应前质量/g6410125
反应后质量/g待测54379

A.2:1B.1:1C.1:2D.2:3
2021-01-25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万唯原创】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卷九年级重点冲刺专题一
15. 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生锈的铁钉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2022-04-1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较难(0.4)
16. 分子筛(又称为沸石,主要成分为水和硅铝酸钠)可作为催化剂或吸附剂等,以高岭土[主要成分为Al2(Si2O5] (OH)4]。烧碱等为主要原料生产分子筛的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所得烧渣中主要含有两种固体氧化物,分别为SiO2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加入NaOH溶液前需将烧渣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发生的反应之一是Na2SiO3溶液和通入的CO2气体生成偏硅酸(H2SiO3)沉淀和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7. 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与图2所示。请回答:
   
(1)由图1可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
(2)依据图1分析下列问题:50 ℃时,将氯化钠、硝酸钾固体各40 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其中______(填写物质化学式)得到饱和溶液;另一种物质的溶液中再加入_____ g该溶质,溶液恰好饱和;若将温度都降到20℃,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或“=”)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依据图1分析,要从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的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可采用先 _______ 再过滤的物理方法。
(4)如图3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结合图2分析石灰水中可能出现 _______的现象。
2022-04-13更新 | 96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8. 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随着能源问题的进一步突出,利用热化学循环制氢的研究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青睐。利用太阳能进行热化学硫碘循环法分解水的反应过程主要涉及如下三步反应:
①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
②2HI → H2 + I2
③2H2SO4 → 2SO2 + O2 + 2H2O
(1)反应①中保持I2过量,产物溶液分为两层:含低浓度I2的硫酸层和高浓度I2的HI层。已知碘盐的溶解性与盐酸盐类似,鉴别两层溶液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
(2)在上述循环过程中,可以看做水分解的催化剂的物质是________
(3)从理论上讲,使用热化学硫碘循环法,1mol H2O能制氢气_____mol。
(4)相比电解法,该热化学循环制氢的优点有_______(任写一点)。
2022-04-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填空与简答-推断题 | 较难(0.4)
19. 物质A-J有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A、B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C、D、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I是金属。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2,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

试回答:
(1)上述转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2)A、J、H 的化学式为:A_______;J_______;H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2-04-13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菠菜营养丰富,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民间流传:菠菜豆腐同食,易得结石。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菠菜豆腐是否不能同食”等问题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菠菜含有丰富的铁、草酸盐、碳酸盐等,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钙盐。
②人体结石的主要成分:草酸钙(CaC2O4
③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等。
【提出猜想】“菠菜豆腐不能同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探究一】菠菜中部分成分分析

(1)步骤③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的目的_______
(2)已知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醋酸的化学式用HAc表示,写出步骤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沉淀A、B的质量关系为:m(A)___m(B)(填“>”、“<”或“=”)。
(3)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由此可见菠菜豆腐不能同食。以下饮食观点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禁吃菠菜       B.高钙牛奶可与菠菜同食     C.菠菜烹饪时可用开水烫,可降低草酸盐含量
【探究二】某草酸钙晶体(CaC2O4·xH2O)热分解研究。
按下图装置将草酸钙晶体样品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进行探究(假设装置中各试剂均足量)

(4)①反应开始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        
②装置B中硫酸铜粉变蓝,说明产物中有______,C、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E中CuO变红,说明产物还有____________,经检验A中残留固体为氧化物。       
③对上述装置从环保角度提一个改进建议_____
(5)某研究所利用SDT Q600热分析仪对草酸钙晶体(CaC2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800℃以上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计算CaC2O4·xH2O中的x__________
③残留固体为CaC2O4时的温度范围______,写出固体质量由12.8g变为10.0g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22-04-13更新 | 3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21. 某实验小组将洁净的铁钉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发现铁钉表面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的元素角度分析,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Cl、Cl2、O2、H2
【查阅资料】25℃时: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500,极易溶于水;Cl2在水中的溶解度约是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分析】依据猜想和资料,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讨论:
(1)甲同学根据资料推理得出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O2的方法是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是Cl2,则只需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进行检验。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小组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①如果产生的气体是O2和H2,你认为装置C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
②丁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_____,若没有听到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验证实验】经丁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干燥的气体从a处通入,过一会儿点燃C处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实验结论】铁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实验反思】(1)装置B中浓H2SO4____________作用。
(2)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氯化铜溶液显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022-04-13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2018年5月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试海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2020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9.9259.8479.8099.80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次实验中溶质的种类为________________。
23. 自然界存在着一种白云石的矿石,其化学式是xCaCO3·y MgCO3。(其中x、y为最小正整数比)。以它为原料,可制取耐火材料等。
(1)称取2.76g白云石,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冷却到室温,再称量固体质量为1.44g。试通过计算写出白云石的化学式________
(2)若再称取2.76g白云石,研碎后与过量炭粉混合,放在特定仪器中隔绝空气强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白云石分解率为a(设白云石CaCO3、MgCO3同比分解),生成VL一氧化碳(密度为1.25g/L)。(已知CaO+3CCaC2+CO;2MgO+5CMg2C3+2CO)
①试计算V为______L(用a代数式表示)。
②请在下图中画出V和a的关系图________
   
2022-04-13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4
多选题
1
填空与简答
4
科学探究题
2
计算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2
化学实验
3
化学与社会发展
4
物质的化学变化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合金的认识  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常见盐的俗名、用途单选题
20.6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碳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30.4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几种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单选题
40.65溶液中物质是否共存相关判断单选题
50.65粗盐提纯单选题
60.4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碳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单选题
70.4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80.6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9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运用  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单选题
100.65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110.85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单选题
130.4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单选题
140.4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单选题
150.65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二、多选题
120.4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三、填空与简答
160.4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流程题
170.65结晶分离混合物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填空题
18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间的计算  原方案漏洞分析和重新设计填空题
190.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金属与氧气反应  电解水原理推断题
四、科学探究题
200.4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盐类参与的反应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210.4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五、计算题
220.65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
230.4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