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黑龙江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4-14 9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 化学变化是人们改造和应用物质的主要途径,下列转化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①O2 分子转化成 O3 分子     ②碳﹣14 转化为碳﹣12     ③钙原子转化成钙离子     ④氮元素转化为碳元素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2. 以下实验操作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物质的溶解
B.称量 10.5g 粗盐时,若指针左偏,应增加砝码
C.错误为未用玻璃棒引流
D.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B.溶洞的形成
C.人们认识水的组成开始:
D.铝制品有较好抗腐蚀性的原因是: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4. 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可以为NO2
B.D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2O3
C.E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HNO3(属于酸类物质)
D.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属于盐类物质),它代表的点是F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5.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 CuO 粉末中混有的少量 C 粉在氧气流中加热
B检验 NaOH 与 HCl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取样,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C除去 NaOH 溶液中的杂质 Na2CO3滴加适量 BaCl2溶液,过滤
D将 100g98%的浓硫酸稀释成40%的稀硫酸将 100g98%的浓硫酸缓慢倒入装有245mL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6.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元素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水和冰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分子构成相同
C.微粒观: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守恒观:电解水实验中,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7.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A.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所以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B.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反应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8. 化学能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下列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项目化学知识
A“德”:节约水资源地球上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
B“体”:标枪逐渐由竹杆改为铝杆铝合金硬度更大,减少了颤动
C“美”:CO2使润湿的石蕊试纸变色CO2与水反应产生碳酸
D“劳”:用洗涤剂或汽油都能除去油污均是乳化现象,乳化后形成的细小液滴被水冲走
A.AB.BC.CD.D
2023-03-04更新 | 17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渝北区重庆一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9. 下列对一些实验现象原因的描述分析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反应前后质量不等,可能是装置没密闭
B.电解水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 2:1,可能是氢气易溶于水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白光现象持续时间很短,可能是伸入缓慢造成的
D.铁丝燃烧实验时,没有看到“火星四射”可能是忘在瓶底加水或细沙
10. 如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B.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过量的稀硫酸
C.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在密闭装置内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 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48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后容器中一定含有 5 种物质D.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一定为 8:9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